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2日 星期五

    “灾难中的智慧”征文选登2

    范仲淹是这样救灾的

    张慧强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2日   15 版)

        宋仁宗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浙江地区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引发大面积饥荒,位于浙西的杭州是重灾区之一。当时担任杭州知州的,是我们熟知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他的救灾措施别出心裁,富有实效,反映了一种卓尔不群的救灾理念,仔细考量,这种理念竟然与现代经济学颇有相通之处。

        范仲淹首先采取的做法是:加大基建投资,大量雇佣农民工。

        现代经济学认为:政府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通常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起到一种“乘数效应”。在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成功地运用过这一原理,在他著名的“新政”里包括一项措施:大量兴建公共工程,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复苏。

        范仲淹的做法与罗斯福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召集各个寺庙的住持,晓以利害,进行总动员:“本地寺庙普遍年久失修,该改善形象了。饥荒年景,工钱最低廉,正是修缮寺院的好机会啊!”当时佛教盛行,寺庙都相当富足,修缮工程均由寺院自己出资,丝毫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他还命令杭州各个官署开展基本设施维修建设,借工钱不高之机,降低了行政成本,也免去了正常年景时修缮对农民的叨扰。

        就这样,在公共工程的吸引下,杭州城涌进来大量无农可务的农民。每天雇佣的劳动力,达到一千人以上。

        因为灾民转化成了农民工,所以杭州对灾民的救助,相应地转化为工酬。换言之,就是“以工代赈”。此措施的实行,在物质层面,补上了救灾预算的缺口;在精神层面,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意识和自尊心,可谓双赢。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现代经济学的主流是交换经济学,特别重视消费在经济中的地位。范仲淹也敏锐地意识到了消费对于生产的拉动。为此,他在大灾之年,“冒天下之大不韪”,组织大规模的龙舟竞赛,还“大兴出游之风”,自己带头到西湖上观赛、宴饮。老百姓见状,纷纷走出家门参加竞赛,富人们也竞相效仿父母官荡舟湖上。一时间,西湖游人如织,分外热闹。

        就在人们的游玩之中,范仲淹悄悄达到了目的。出游使闲置资金进入了市场,使景区个体工商户赢得资金去扩大经营规模。杭州的交通业、旅游业和服务业,在灾年依旧获得了持续的发展。

        时机成熟了,范仲淹开始实施下一步——使用价格杠杆,调控供求关系。现代经济学把价格视为非常重要的经济杠杆,范仲淹居然也看到了这一点。

        饥荒年月最愁的是无粮可买。范仲淹下达行政命令,将杭州的粮价抬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价格。各地粮商顿时看到了商机,纷纷抢占杭州粮食市场。与此同时,农民们从进城务工中挣到了钱,商人们从旅游业里淘到了金,他们都有了消费能力,于是粮食市场供求两旺,一派繁荣。

        我们不得不叹服范仲淹的睿智和超前。他能在现代经济学诞生之前就悟到其原理,积极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经济调控,创造性地将经济发展的成果运用于救灾实践。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赈灾手段既不扰民,还不动声色地起到了安定民心、娱乐百姓的作用,赛龙舟、兴出游,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灾后心理援助”,使百姓的注意力从饥荒转移到文体活动上,不至于惊恐忧愁、流离失所。

        那一年,灾情席卷了浙东、浙西,唯有杭州比较安定,没有出现大量百姓逃荒的现象,这无疑归功于范仲淹的经济学头脑和救灾智慧。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