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2日 星期五

    1958年11月3日

    难忘的一天

    蓬铁权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22日   16 版)
    1958年11月3日李作英(右)、蓬铁权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上打破全国纪录并获运动健将称号(佩戴国家运动健将章)。
    清华大学短跑名将胡凯,人称“眼镜侠”。他通过普通高考考入清华,既是业余运动员,也是北京奥运会国家队选手。北京奥运会期间他是鸟巢出场比赛次数最多的中国田径选手。

        编者按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是鼓舞清华大学师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座右铭,也是在全国高校脍炙人口的体育口号,在全社会都有广泛影响。体育,在清华是一种生活方式。强健体魄,报效国家。一批又一批清华学子是我国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也是我国体育领域的著名健将。“体育是养成完整人格的最好工具”,体育传统和理念不仅在清华园里,而且在体育界和教育界都有热烈的反响和深远的影响。清华体育精神和体育教育理念早已融入一代代清华人的血脉和人们对体育的理解,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文作者蓬铁权,1956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曾任校中长跑队队长。在1958年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上打破全国纪录,达到国家运动健将标准,成为清华大学第一批运动健将,被校友称为“清华马拉松第一人”。本文即是他对1958年全国马拉松锦标赛这难忘的一天的回忆。

        1958年11月3日,秋末冬初天气阴冷,是一个不能使人兴奋、平平常常的日子。可是对于我和李作英同学来说,却是艰辛、幸福和。在那一天,我们并肩奋战,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上双双达到国家体育运动最高标准,成为清华大学首批国家运动健将并双双打破全国纪录。

        那一天,我们为亲爱的母校增了光。虽然对于宏大的清华大学来说,这一点“光”就像萤火一样的微弱和渺小。许多年过去了,可是那一天的每时每刻还能像纪录片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播放……

        清晨,在哥哥家(为了能多睡一点儿觉,前一夜就近住在哥哥家)受到特殊的营养待遇,侄儿早餐的牛奶和鸡蛋都给我填进腹中,充做储备能量。在物质供应很紧张的当年,这是很可贵的。

        当我和李作英在先农坛体育场会合时,天还没有大亮。只见场内外满是运动员作准备活动的身影。报到以后,我们也赶紧活动起来。当时我很紧张,因为从没跑过马拉松全程,同场比赛的又都是全国各省的长跑尖子,没敢想取得什么好成绩,还担心能不能坚持下来呢。可是李作英却信心十足,他长跑基础比我好,上个月参加北京市马拉松比赛,成绩就很不错。

        他给我打气,叫我别担心,说凭我的中长跑成绩,跑下来没问题。并说他要始终和我在一起跑,掌握好速度。夏翔先生是赛会的裁判长,他在人群中找到了我们,鼓励我们跑出好成绩,告诉我们全程的难点在三万米的阶段,要分配好体力,闯过难关。比赛就要有必胜的信心和坚持到底的决心。我心领神会,情绪稳定下来,也横下一条心,要珍惜这次机会,好好拼一场!

        七点半钟,100多健儿在起跑线上排开。发令台站着一位清矍矫健的老外,他就是当时世界纪录保持者捷克长跑名将扎托皮克。

        清脆的枪声响了,我已经毫无顾虑,全无杂念,轻松地随人流跑上征程。队伍经前门大街、天安门、西单、西四、阜成门,一直向西进发,五千米、一万米、两万米过去了,我和李作英轻松地夹在队伍的较前位置。我看手表分段给他报时间,他凭着上次的经验,计算我们的跑速,估计到终点会是怎样的成绩。

        跑着,跑着,我感觉自己劲儿挺足,几次要加速超过前面一拨人,都被他拦住。他大声喊我:“别急,留着劲儿,还早呢!”。路线转到五棵松、八宝山那条大街继续向西,直到西山脚下的一个村边折返。由西向东奔去。在一个饮水站,我们接过扎托皮克递过来的水杯,感到很荣幸,连连点头致意。

        三万米难关到了。嘿,真是不假。我突然像泄了气的皮球,肚子疼了,腿也一阵阵抽起筋来。不断有运动员退出比赛,连全国冠军、八一队的黄志勇也登上了收容车。我默念着夏先生的告诫,想着队友一张张期盼的脸和一句句鼓励的话。李作英简单地重复着:“坚持!坚持!”。他时而在我前面带我,时而并肩助我。有一阵子心焦气烦,竟想撕掉满是汗水的背心。万念俱灰,闭上眼睛机械地挪动脚步。“坚持!要征服这困难,战胜疲劳,战胜自己!半途而废会后悔一辈子的!”思想在斗争,步子还在迈着,路程一米、一米地缩短着……进复兴门了,我向李作英报时,他算了一下对我说:“有希望通过健将!顶住啊!”。就像打了一针强心剂,我的步子又快了起来。跑在宽阔的长安街上,两旁的观众热情地为我们加油。当我看见了天安门,真是说不出来的亲切,啊,胜利在望了!拐进前门大街,我的脑海辞库里只剩下两个字——“坚持”。再看前前后后跑着的内蒙古、云南、八一、辽宁、四川的对手也已没有“拼杀”的劲头,都在想着平安地跑过终点。

        先农坛到了,我们肩并肩地跑进田径跑道。就在离终点七八十米的地方,一名运动员突然摔倒在我们面前。本来可以绕过他,还能争得前一位名次。可是李作英毫不犹豫,俯下身去搀扶他,我也哈腰伸手共同扶起这跌倒的对手。可是没想到,这位仁兄站起身甩开我们急速冲到终点。李作英促拥着我,终于双双冲过了这422195米“长征”的终点线。成绩是2小时32分54秒。李作英还有很大的潜力,只是为了关照我,放弃了更好的成绩和名次。我们的成绩比运动健将标准快3分零6秒。

        回到学校,我们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在食堂门口,贴满了鼓励和夸赞的标语。在宿舍门口,也是五颜六色,有一条幅写着:“蓬铁和作英,你们辛苦啦,努力往上爬,上面就是家!”那一天,那一夜,我是在极度兴奋的情绪中度过的,是永远难忘的。

        非常让我痛心的是,李作英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英年早逝。我永远失去了这位能与人共患难的学友和队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