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1日 星期四

    走进上海首家海派美术馆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21日 05版)
    观众在墨彩氤氲中徜徉。
    朱屺瞻作品《搏斗风雨中》。
    均为资料图片

        上海富民路291号是首家海派美术馆的所在,日前这家藏真海派美术馆正式敞开大门,迎接公众的参观和欣赏。

        春日的午后,记者慕名来到这里,在笔墨氤氲、色彩流动中体味海派美术的百年芳华。

        “对于上海的画坛,我一直以为是个浩瀚的海。”当代海派艺术的代表性人物程十发在《上海中国画名家作品》序言中如是写道。他生前曾多次感慨道:“上海100多年来的海派书画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有专门的艺术馆来陈列这些作品。”

        建立一个专门收藏展示近现代海派经典绘画的美术馆,是几代上海艺术家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今,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海派艺术当得起这样的“待遇”

        藏真海派美术馆的开馆首展,让热爱海派艺术的人们着实体味了一把“海”之博大——展览集中了林风眠《渔业丰收》、朱屺瞻《搏斗风雨中》、程十发《大炼钢铁图》、应野平《雄关漫道真如铁》、谢稚柳《翠壁高阁》等近百幅海派美术经典佳作,均是从上海知名收藏家、藏真美术馆馆长万峻池的3000多幅海派绘画藏品中精选而来,几乎囊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海上画坛主要的重量级艺术家。

        将海派美术置于中国绘画史的长河中,我们不难发现,作为近现代绘画的揭幕者——海派美术,最为多姿多彩,其上承明清绘画之余绪,下启20世纪中国画的新格局,无论是画家之众,还是传世的精品杰作之多,都非其他画派所能比拟,而与大众的距离又最为亲近。

        上海美协副主席卢辅圣介绍,尽管对于海派的认知有不同声音,但海派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性在学术上基本已成共识。美术评论家谢春彦说,上海大大小小的公立民营美术场馆有10多家,但此前尚未有专门收藏和展示近现代海派经典绘画的美术馆。他认为,单是任伯年的巨幅画作《群仙祝寿图》就应该占据一个展厅的空间,“任伯年和他同时代的海派书画艺术当得起这样的‘待遇’”。

        万峻池告诉记者,正是抱着为海派艺术发扬光大尽一份力的信念,他悉心收罗精品佳作三十载,终于为海派美术营造了一个面向观众的“家”。他说,作为一家民营美术馆,藏真海派美术馆对于传统艺术馆的“研究、整理、收藏、展示、推广”等职能都将戮力而为。今后每年将举办八次左右的重要展览,推介各时期的海派艺术和艺术家们。

        “笔墨当随时代”

        藏真海派美术馆的展厅,精巧而别致。徜徉其间,你尽可以在喜爱的画前赏玩,与画家心神交流,近距离感受其泼墨之法、用笔之道。

        且让我们一同品读海派绘画佳作:贺天健《丹井剖石图》,笔笔着力,气宇豪迈;钱瘦铁《红五月》,浓墨重彩,信手拈来;丰子恺《且推总看中庭月》,简洁诙谐,情趣盎然;谢之光《南京路改造图》,虚实相生,动静自然;唐云《农耕图》,人勤春早,情景交融;谢稚柳《幽壑奔泉》,长松巨峰,气度不凡;林风眠《渔业丰收》,赋色鲜亮,舒展自然;应野平《旭日东升》,意境深邃,彩墨融洽,令人遐想无穷……

        程十发曾如是评说:“追溯上海的百年画坛,前有虚谷、任伯年、吴昌硕等一群标新立异的名家,外有西洋、东洋林林总总画风的持续劲吹,以本身论,上海拥有浩大的且日见扩充着的有实力、有想头的国画人口。拥有一片得天独厚的哺育画家的肥土沃壤。这种种好的条件,造就了上海国画界名家辈出、代不乏人的蓬勃局面。”

        而几代海派画家的艺术也在生动诠释着“笔墨当随时代”的画旨,其开阔的视野和大胆的探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使之更贴近所处时代的审美需求——

        “如果说以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作英‘四杰’为代表的第一代海派画家对于西画的借鉴还只是浅尝辄止,限于个别色彩的运用以及速写式人物造型适度的汲取,那么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开拓者,第二代海派画家经过欧风美雨洗礼之后,融合中西的观念与实践显得更为鲜明与深入。其佼佼者有黄宾虹、潘天寿、吴湖帆、贺天健、林风眠等。第三代海派画家当推应野平、陆俨少、谢稚柳、唐云、程十发等,在新的社会语境中面临着时代精神的转换,引发并直接促成了笔墨语言的重新整合与新生机的注入。他们的作品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糅为一体,有着不容小觑的实验价值和不可复制的审美价值。”万峻池这样梳理海派绘画的百年流变。 

        “海派无派”?

        “辽阔、深广、奇诡、多彩”,人们常用“海纳百川”形容海派绘画的气象。究竟何为“海派”?“海派”的特质是什么?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论家潘耀昌认为,将海派的特点概括为“无派之派”不无道理,海派本身就是一种发展状态。

        在画家方世聪看来,“海派”类似于19至20世纪的巴黎文化,每一位艺术家都各具风格,正是这种不统一、不从众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气象。

        卢辅圣认为,海派艺术的背后是上海几次大的移民浪潮,全国各地的艺术力量集中到上海,并且在上海经历传统文化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夹击,促成了海派艺术由传统向现代性的转变。在卢辅圣看来,海派艺术的精神源头是文化上的开放性。

        事实上,关于海派的提法,历来在学术界存有较大的争议。但海派绘画作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的转折点,它改变了以往文人画的精英化性质,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艺术的市场化、大众化特征,并以前所未有的兼容并蓄特立于画史,创造了近现代画坛空前的繁荣格局,则是毫无争议的。

        万峻池认为,上海作为重要的艺术创作和宣传基地,成为一百多年来艺术家创作的摇篮,孕育出更具商业气息的海派绘画。也由此形成了雅俗共赏的绘画语言和技巧,彰显出更富现代性、更符合都市民众审美情趣的艺术特质,更强化了笔墨与色彩的化合关系。

        未来,海派美术将走向何处?城市的日渐国际化与中国画的传统延续之间应该呈现怎样一种关系?海派绘画如何为海内外更多的人所接纳?“新时期的海派艺术家理应有更为远大的艺术抱负。”在万峻池看来,海派绘画的景观,不仅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而且也是艺术市场、艺术收藏共同创造的。

        海派的争论还会延续,海派的历史还将续写,对于海派的关注也将继续。

        (本报上海4月20日电 本报记者 颜维琦)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