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论是徜徉在威海公园,还是漫步在幸福大道;无论是斜躺在翠绿的草坪上与鸟儿嬉戏,还是在清澈的夜空里细数满天的繁星,威海市民无不享受着威海文明城市创建所带来的幸福。
正如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延所说:“我们以公共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创城为民,为民办实事,构建共建共享、惠及民众新格局。”
如今,走进这座“幸福之城”,文明的故事时时上演。在美丽的威海,文明城市的创建铸造出城市的脊梁,一个个故事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明内涵。
听民声:
小区改造成这个样子,太棒了!
这是威海市古陌小区。
以前在这里,只注重盖楼房,基础设施跟不上,绿地只有宠物才肯进去,电话线、宽带网线在空中扯来扯去,管道经常阻塞,污水外漏,环境又脏又乱,居民经常投诉。从前年开始,威海市政府便开始对小区进行改造,市长孙述涛来小区,和居民交流倾听意愿。
“这都是我们自己的作品,还有这大理石台阶,已是我们小区两道靓丽的风景线!”在居民楼里,赵女士指着墙上的壁挂自豪地说。
现在的古陌小区各家各户都装上了防盗门,内有庭院式绿地,停车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一个和谐小区彰显。
“以前小区脏乱差,居民懒得管理,现在环境好了,居民知道这就是我家,我要治理。”威海市房管局负责人如是说。
古陌小区只是威海市众多老城区改造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今年,威海市对旧生活区进行全面的改造整治,市民纷纷拍手叫好!
威海市倾听民声为民解忧,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很多:
针对群众反映的农村环境问题,立刻进行“三清三化”综合整治;
针对群众反映的干部喝酒影响工作,立刻在全市推行“禁酒令”;
针对群众反映的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立刻开展破除“十大陋习”和文明品牌创建活动……
让市民充分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威海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开辟多条民意收集渠道,倾听百姓心声。
现在,多种形式的征集,市长电话、党报热线、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建立,让市民也有了参政议政的信息平台,同时威海市的干部们走出机关,直接与群众交流沟通。
系民生:
生活舒心、安心、放心!
卢云麦,是威海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
老人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年花去很多住院治疗费,过去没有医保,这些钱全部自费,老两口的日子特别难过。
去年,卢云麦老人患冠心病住院做手术,医药费用82000多元。
“现在好了,我们每年只需交180元,就能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次,医疗费报销了45000多元,解决一大半的困难呢。”卢云麦老人感到了生活的幸福。
不仅是老人,生活在威海市的普通退休职工、育龄产妇,都享受着威海市社会保障带来的实惠。
退休干部陈大爷,2008年到威海市定居,之前威海市没有实行医疗保险异地转移,自己每次生病住院的花费报销只能等来年3月,时间长,麻烦多。自2009年实行异地转移政策,在威海市住院治疗的花销,当地机构两三天内就给解决。
刚生育宝宝的新妈妈徐美娟,没有工作,花230块钱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育儿住院都有了保障。
事实证明,威海市建立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保制度,解群众后顾之忧。同时,威海还在山东率先实现五项社会保险市级统筹,率先实现新农保制度国家试点标准全覆盖,率先实现社会保障卡全市通用,率先实现参保职工和居民生育费用零负担。
威海市情系民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文明创城的成果。
全市城乡包括农民工在内,已不存在上幼儿园难、上学难、择校难问题。对此,市民王志国表示:“现在不用担心孩子上不了重点学校、进不了重点班了!”
威海的学生都是就近入学,所有学校整体教学质量高,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平衡,家长再也不用担心托关系让孩子进好学校。
生活在威海的百姓,在家乡的文明创建活动中享受着各项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他们高兴:“生活舒心、安心、放心。文明之风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聚民力:
海美、城美、人更美!
在威海市高区第一小学的家长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记录簿上,有这么一段电话记录:
早上7点20分,到北门护送孩子,发现还有交警协管,看到四处聚来的孩子,自觉无声地在交警和我的配合下,安全地穿过马路,感觉只有两个字:和谐!这里包含了老师对孩子灌输的公德心,以及社会对孩子的爱心。
威海的家长们自发成立家委会,参与管理、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成为文明创城的一大亮点。在威海,文明创城的理念已深深扎根在市民心中,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只要老年人有事用车,跟我说一声,免费服务。”
这是威海市的“爱心的哥”姚红波的承诺。
近十年,他为老年人免费服务过数百人次,带头成立“拥军车队”,每逢新兵入伍、老兵退役,这个车队都免费送老迎新。
姚红波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感染着周围人,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融入,主动学习文明礼仪、接轨文明习惯,威海市的文明新风荡漾古城。
“威海真是海美、城美、人更美!”
这是几位外地游客对威海的评价,也是对威海杨正权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正权的评价。
2010年的一天,这几位游客从杨正权的店里买走12斤海米,售货员将劣质海米卖给他们,杨正权知情后,立即带着上好的海米赶到汽车站将其换回。诚实守信,以德生财,是杨正权做人的原则,也因此成为“身边的感动”人物。
今天的威海,市民已成为文明创城的参与者、主力大军。公交车上,随时可见主动让座的举止;出租车上,随时听到温馨的问候;斑马线前,总是站着等候绿灯的行人;生活中,人们见面相互问候、谦让,发生误会相互主动道歉,文明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正是千百万普通市民的身体力行,铸就了威海文明的风骨。
威海人已经为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为未来描绘出绚丽多姿的美景。
本报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王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