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了戊肝疫苗三期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作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病毒疫苗,其成果受到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的关注。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国家和海西重大战略需求,在党委书记朱之文看来,厦门大学在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还要承担更大责任、做出更大成绩。
搭平台承接梦想
创新靠人才,人才需平台,有了好的实验基地、好的仪器设备,教授和企业“牵手”走入了实验基地,共谋创新。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厦大新增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2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未来五年,厦大提出还将新增3—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0—1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3个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和文科重点实验室。厦大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一个支点,就是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搭建转化“平台”。
依托厦大与养生堂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厦门大学养生堂生物药物联合实验室”研制成功的世界首个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最快可以在1个小时内检测出是否感染禽流感病毒,被认为是世界领先的专一性诊断试剂盒。在厦大,像这样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姻”的创新平台已越来越多。
聚人才创造奇迹
近年来,厦大不仅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重量级的“大师”,还大力推进“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建设,打造出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优秀团队。郑兰荪教授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出比C60小的富勒烯,实现富勒烯研究的重大突破;孙世刚教授课题组通过发展电化学方法,第一次高产率制备出具有高表面能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体催化剂;焦念志教授提出的“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框架,揭示了海洋储碳的新机制;韩家淮教授课题组发现了可调控细胞死亡方式的人体蛋白激酶,为治疗与细胞坏死的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田中群教授课题组提出建立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方法,由此建立了超高灵敏度的通用检测衡量化学物质的方法……
拓思路宽了舞台
科学研究贵在自主创新。如何自主创新?厦大的科研人员给出的几乎是同样的答案:顶天立地。
何谓顶天立地?“顶天”,就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立地”,就是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从海西和厦门的紧迫需求出发,切实解决海西和厦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我们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国家‘973’、‘863’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同时,也鼓励广大教师将眼睛‘瞄向’社会民生,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说。
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厦大“高污染海洋浅水湿地生物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厦门市筼筜湖的污染问题,更成为厦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之一。
此外,厦大还根据海西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在生物、新能源、海洋、化工、医药、信息、光电等领域,重点构建10个交叉集成的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创新平台,不仅为学校打开了进入国家科技创新前沿的战略新通道,而且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有效提升了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本报通讯员 李 静 黄晓丹 本报记者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