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9日 星期二

    高尚者的通行证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9日   01 版)

        仲春时节,到革命老区信阳采访。火红的杜鹃开满500里大别山,在这片著名的红色土地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战争年代英雄辈出,数十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崇尚英雄、弘扬正气的传统在这里继续得到传承。

        郑州大学学生范显良帮助邻居时发生意外,造成高位截瘫,他的事迹在长达21年的岁月里没有被人遗忘。温暖关爱始终围绕在身边,这是一个年轻生命没有消沉、继续在计算机前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精神支柱。范显良无私助人的事迹永远值得学习,当地绵延醇厚的高尚社会风气更值得颂扬。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曾几何时,这成为不正常社会现象的写照。严肃而又不容回避的问题是,面对并不完美的社会现实,面对高尚者和卑鄙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错位,我们怎么办?是坚守高尚、追求崇高,还是独善其身、悲观失望、畏难后退甚或同流合污自甘卑鄙?我们看到革命老区信阳的干部群众,用群体的高尚行为大写道: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

        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中庸》中有三句话:“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力行近乎仁”。意思是说:“好学上进,你就离真理的大门不远了,懂得什么是耻辱,你就快成为一名维护真理的勇士了,努力践行真理,你就将成为一名万众敬仰的仁义君子了。”对当代道德英雄范显良的关爱,就充分体现了“力行近乎仁”的境界。

        范显良的故事,再次向人们诠释了爱与被爱的含义。他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在高位截瘫之后,他仍在坚持着助人为乐、自强不息的精神。

        范显良说过,“人活着,总要过得有意义一些”;这是多么质朴无华的话语,却直达人们的灵魂。

        范显良能够战胜苦痛,以精神的力量支撑起自己的信念,并在社会服务中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着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怯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和谐社会里,我们应该让高尚成为高尚者的通行证,大行其道,通行天下。

        范显良向我们传递的感动,虽然没有惊天动地,却异常真实,异常纯粹。

        感动需要激励,互助需要弘扬,大爱需要传递。让我们铭记范显良和他周围的人们带给我们感动,愿他的温情传递得更广。

        本报记者 刘先琴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