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9日 星期二

    日出江花红似火

    ——写在“十二五”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局之际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9日   07 版)

        2011年3月1日,中共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对领导干部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提出要求。3月2日,国家行政学院春季学期开学;3月20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春季学期开学;3月27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作为组织调训的补充,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开课。“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大幕徐徐拉开!

        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

        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干部教育培训则是推动干部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

        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成效,为“十二五”干部教育培训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年,中央颁布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亲切关怀。

        这一年,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深入推进,中央组织部直接调训干部1.6万人次,各地区各部门培训干部1630万人次。

        这一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显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满意度比2009年提高7.82个百分点。

        ——理论武装、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永恒主题。各单位认真贯彻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求,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动广大干部理论学习不断深化。各级培训机构确保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中央党校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教学框架,积极开展研究式教学,加强教学互动,采用课堂研讨式、课题研究式、讨论交流式和学员课题组式等多种教学形式,提高了理论学习效果。中央组织部会同中央党校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连续举办中青年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内容丰富、方式灵活,让党性教育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全年培训省部级后备干部680多名、司局级干部2100多名。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要求。各单位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突出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主题培训,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题培训。

        根据产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广东举办专题研讨班培训3000多名厅处级干部。天津结合滨海新区建设需要,组织实施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等重点培训项目。上海开展世博主题系列培训,青海组织灾后重建专题培训,黑龙江围绕发展低碳经济开展专题培训,山西、云南、海南开展推进城镇化战略和城乡规划与建设轮训。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国防大学开展教育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交通战略和国防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生态文明建设等专题培训。

        ——注重全面、突出重点,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鲜明特点。各单位把“一把手”和后备干部摆在突出位置,通过点名调训、集中轮训和个性化定制培训等方式,帮助广大干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为各地区各部门重点班次的举办起到很好示范作用。中央组织部加强对省部级及其后备干部培训,举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民生与社会建设”等专题研究班,全年培训省部级干部及其后备干部1400多名;举办市委书记市长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专题培训班、新任县委书记培训班,取得很好成效。中央组织部领导同志多次为培训班授课,受到普遍欢迎。

        关键时期,要抓关键;攻坚时期,靠谁攻坚?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干部教育培训生动实践中蓬勃展现。

        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

        改革创新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干部教育培训始终保持蓬勃活力的必由之路,更是激发干部参训内生动力、增强培训机构办学活力的必由之路

        这是一项干部参训机制的重要探索,大大提高了干部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学习型政党建设——

        2010年3月27日,中央和国家机关240多名司局级干部分别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7所院校上了自主选学第一课,标志着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实现了从传统组织调训到干部自主选择与组织调训相结合……课程可选、学校可选、时间可选——自主选学,意味着干部教育培训形式翻开崭新一页。专题授课结束后,2000多名学员对教学质量和组织工作亮出高分,总体满意度达98.9%。目前,干部选学在各地普遍推广。

        一年后,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又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正式开课,突出科学发展急需知识学习、突出现实问题研究、突出干部履职需要。这次选学还利用休息日,在中央党校增设4堂必修课,将选学的4000多名干部分8期进行轮训。必修课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程与经验、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等内容,选配高水平师资。此前,中央和国家机关超过1万名司局级干部踊跃报名、学习热情高涨,干部选学工作呈现蓬勃发展、活力四射的喜人局面。

        树起“警示牌”、架起“高压线”。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大亮点。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这里没有“部长”、“省长”之分。生活上,学校要求学员不要安排亲属来校探亲;学习上,入学时学员要以文字形式带来一个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事请假一周以内由中央党校审批,一周以上由中央组织部审批;报选题、搞调研、写报告……这一系列程序表明了做好毕业论文并非易事;工作上,学员在校期间不再承担原单位安排的会议、出国访问等任务。

        从北国林海到南国渔村,从天山牧场到江南水乡……广大干部掀起了勤于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热潮,呈现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可人景象。

        关注干部需求·回应干部关切·提高干部素质

        坚持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成长服务,坚持在“统筹、提升、改革、加强”上下工夫,为“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成长服务——

        2011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持续创新的激情、敬业奉献的真情,大规模培训干部,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不断加强统筹性、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切实提高干部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在培训专题和内容上,突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题主线,突出安排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着力开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社会管理、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群众工作以及现代科技、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等专题培训,突出更新知识、提高能力。

        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干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调整”、“党的执政经验和执政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民生与社会建设”、“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变化及应对”、“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等专题进修班。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省部级干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等专题研讨班。

        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课程增加必修课,学习党的理论、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等内容。选修课重点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加强新信息、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同时,适量开设一些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课程。

        ——在培训对象上,按职尽责,注意统筹,配合省市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合理确定培训规模和结构,统筹中央与地方、“一校五院”与其他培训机构关系,体现各院校办学特色,努力实现优势互补。

        2011年,“一校五院”全年培训任务比较饱满,计划举办163个班次,培训万余人。

        换届期间,将适当减少抽调市(地)、县(市)党政领导干部参加培训的数量,加大对那些长期未参加培训人员的选调力度,适度扩大党政机关工作部门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规模;换届后,将及时对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任职培训。同时,统筹抓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训和军地领导干部交叉培训。

        ——在培训时间上,相关专题或同一级别干部参加的班次尽量安排在不同时间段,避免交叉重复。同时,专题研讨班时间一般安排在10天或半个月以内,更加突出了办少、办精、办短、办出品牌的原则。

        日出江花红似火。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恢宏蓝图,让我们对“十二五”充满着美好憧憬。

        (据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新华社记者李亚杰 人民日报社记者李章军)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