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7日 星期日

    “如此诚上加诚,信中有信,我从没见过”

    ——“诚信老爹”子债父还感动温州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17日   02 版)
    为了偿还儿子欠下的债务,82岁的吴乃宜与老伴靠织渔网等筹钱还债。(资料照片)

        浙闽边界的温州市苍南县霞关镇三澳村。一位风烛残年的贫困老人演绎了“替子还债”的感人故事。

        “诚信老爹。”广大网民好评如潮。他的故事被数百家网站转载,访问量上百万人次,转帖跟帖、网评网议上万条。 

        老人名叫吴乃宜,今年82岁,膝下曾有4个儿子。2006年春,四兄弟压上所有家当,向农村信用社贷款及许多私人借钱,连同渔具赊账,筹足了110万元,其中债务80多万元,购买了一艘二手钢质渔船。

        没想到,就在那一年,超强台风“桑美”在霞关港登陆。出海打鱼的吴家四兄弟遭遇灭顶之灾,新购钢船沉入大海,3个儿子没能上岸。二儿子吴秀全也因为在海水中泡得太久,暂时失去了劳动能力。

        巨大的悲痛击倒了当时77岁高龄的吴乃宜老人,家里失去了大部分的经济来源,今后的日子怎么过?60多万元的借款和赊账怎么还?台风过后,陆续有人上门,向老人出示他儿子们的一张张欠条。老人强忍悲痛,坚强地站起来说:“做人要讲信用!是我儿子欠条我都认,我一定会想办法还钱。”

        人死债不烂。吴乃宜家陷入了如此绝境,却还说出如此出乎意料的话,上门要债的人反而顿生恻隐之心,不再开口……

        当年吴乃宜老人拿到三个儿子人身及船只保险赔款共24万元,打捞上来的渔船变卖了30万元。他先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和数额较大的个人借款本金还掉,自己一分未留。这一举动,更令债主们惊讶不已。

        有人对他说,你不还,别人也不会拿你怎么样。吴乃宜老人说:“做人要有良心,人家的钱也是辛辛苦苦、冒风险出海赚的,这钱一定要还!”

        但是,剩下的还有26万多元的债务,这对没有任何收入的老人一家来说是个沉重的数字。他经常对二儿子吴秀全说:“我年纪大了,以后更难还,要多干早还!”老人被列为低保户,每月能从政府领到300元最低生活费。每天清晨3点多,他就起床忙家里的农活。为了攒钱还债,家里养了10多只鸭,又种几垄番薯、蔬菜。村庄的山脚下面临大海,吴乃宜常常迈着蹒跚的脚步到沙滩捡拾可乐瓶塑料罐。他说,拾一只饮料瓶仅卖几分钱,一大箩筐能卖4元钱。

        吴乃宜与老伴还常常拼命替人织渔网,一坐就是一整天,千梭万梭来回织,织得腰酸背痛、手臂酸麻眼睛花。织这种小眼渔网工钱按量算,织1万眼1元钱。两个老人连织4小时,才织5000个网眼。他们动作缓慢,却不停歇。

        吴乃宜家徒四壁,全部家当是破旧的房子、熏黑的老式柴灶、摇晃的饭桌及一张斑驳的旧木床。他家每天只吃两顿稀饭加水煮青菜,穿的全是些破旧的衣服。他们节衣缩食,为的是“抠”钱还债。台风中受伤干不了重活儿的二儿子吴秀全不忍心让老父亲一个人承担债务,拖着病重的身体和妻子外出打工。踩三轮、开机床……把赚的1万多元拿给父亲还了债。

        当年吴乃宜4个儿子买船时,向经营渔具的黄敬瑞赊账7万元。5年过去了,黄敬瑞也从未向老人提起,反而是吴乃宜主动先还上2万元。黄敬瑞逢人就说:“这个老人厚道,守信,我敬佩他。”

        吴乃宜的行为感动了众乡亲。吴家欠邻村的谢月娥5万元借款,而这借款她是从别人家转借的。谢月娥5年来从没跟吴家提过还款的事,反而时不时与别的邻居一样给老人送来一些饭菜杂鱼。

        前不久,吴乃宜老人被评为“感动温州的十大人物”之一。苍南县委县政府和盛宇集团分别给吴乃宜老人送来31000元、2000元慰问金。老人还陆续收到福建、上海、江苏等地热心人的汇款,总数有2000多元。一位浙江诸暨的热心人士为了老人两口子寄来了4套新衣,还有一位苍南县钱库镇的热心人亲自找上门,愿意为老人7岁的小孙女垫付上学的费用。

        对于这些真诚关爱,寡言的吴乃宜操着浓重的闽南话、抹着老泪深深致谢,同时一再表示:“一定要把钱还了!”

        有人告诉老人:法律规定像你这种情况,“子债不用父还”。想不到吴乃宜却坚定地说:“已经答应人家要还的,必须要还,不能反悔。”他表示,目前债务还有20多万元,再吃苦十年、八年,逐步把所有的债还清。

        一位债权人说:“借钱还债的事我听过很多,但像吴乃宜老人这样明知不用还钱仍按承诺做,如此诚上加诚,信中有信,我从没见过!”(本报记者 陆 健)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