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5日 星期五

    文明缘何在厦门“落户”?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5日 03版)

        面向117个城市的文明测评,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由国家统计局独立组织实施,目的是了解各城市公共文明的真实水平。不久前,测评结果公布:厦门名列榜首。面对成绩,厦门人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此前,厦门已连续两次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一个个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厦门人的长期坚持。厦门不断探索完善长效机制,建立一套“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打造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品牌,开辟一条“安民、利民、惠民”的和谐之路,赢得了群众的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率。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

        走进思明区,小区里老老少少一起打扫楼道、农贸市场干干净净迎客人、卫生死角不再出现,这一切全靠“文明护卫队”。这支队伍阵容是“9+1”联动综合执法队,127名市民组成的“文明创建市民巡查团”,全省首支市容“110”联动队伍、首支街道警用自行车巡逻队等。

        在厦门,人们能清晰地看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约束链”,“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抓给一级看”的良性循环。厦门各级领导通过创建实践清楚地认识到,文明创建只有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长期目标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创建常态化。

        在顶澳仔路,13号居民楼上挂着的“卫生保洁责任牌”格外抢眼。负责保洁的林跃民说:“我的姓名、责任范围、监督电话都写在牌上,哪里出问题,马上就会有人找,偷懒不得。”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厦门将任务层层分解后,具体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一个自上而下明确责任、自下而上层层负责的落实责任体系。

        点评制度是厦门创造性建立的一种自查自纠的长效机制。每季度,厦门市委市政府都对文明创建工作进行点评,每月各区进行点评。点评时采取突击检查,现场点评,还会“偷拍”录像、照片,将没做好的地方拿到点评会上“曝光”。还有,每周巡查、每日督查等,都已成了厦门的创建工作习惯。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品牌

        最近,厦门正流行一个词——“经典诵读”。在湖里金山社区,广场两边设立有“吟诗亭”和“阅读亭”,社区老年学校每天都会在此诵读、学习;在筼筜书院,开办了幼儿经典诵读班和成人国学经典讲习、诵读班及古琴班等,每周授课、讲习……如今,厦门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等建立了130个经典诵读示范点,在全市掀起了学经典、诵经典、传经典的热潮,培育了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

        为了激发全体市民参与创建的自觉性,厦门市积极创新载体和形式,拓展途径和渠道,搭建群众乐于参与的平台。

        有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大众性文化活动,还有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精品活动,也吸引了无数市民参与,激发创建活力。厦门在全市推广嘉莲街道首创的“爱心超市”,并注重延伸,拓展形式,把“爱心”主题做成系列,如今不仅有“爱心超市”、“博爱超市”,还有“爱心网校”、“爱心课堂”、“爱心门诊”等项目,形成了创建品牌的整体效应。同时,先后建立推广普及社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顺心”品牌,深入非公企业的“四比”建设“诚心”品牌,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暖心”品牌等一系列创建活动品牌,成为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创建活动项目。

        近年来,厦门每年开展创建特色案例评选,形成了“和谐邻里节”等80多个富有特色、群众首创的特色项目。其中社区少儿图书馆等5个案例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

        “安民、利民、惠民”的和谐之路

        最近,网友潘采夫的一条微博被网友们争相转载:“很喜欢厦门:所有人的子女都免费入学,即使农民工子女也同样待遇;医院必须无条件抢救病人,即使病人交不起钱,否则将面临政府重罚。”网友们纷纷跟帖感叹这座城市的文明和进步。

        “厦门创建文明城市的举措,条条都与群众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自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退休后到厦门定居的老干部孙朗文如是说。孙朗文道出了厦门群众的心声。

        在厦门,许多居民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被住建部誉为“厦门蓝本”的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在全国率先推出一条有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新路子,计划建设4.5万套住房,如今已有1万多户住房困难家庭入住。农贸市场亮堂了,工地夜间安静了,老楼道亮灯了……城市管理顽疾一个个消除了,生活环境越来越舒适。深田社区书记庄丽琼说:“文明创建活动现在深入人心,文明创建受惠的不仅是居民,就连外来员工也都支持。”

        人们来到厦门,常常被文明行为所感动。当人们听到厦门在文明创建中的两个100%时,更是感叹不已:100%市民赞成参评全国文明城市、100%市民参与创建活动。正是这股热情,厦门的文明之树才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本报记者 马跃华 本报通讯员 纪 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