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近日推出的河北农大一群毕业生,坚持15年默默资助病逝同学双亲的故事感人至深。其中让人特别感慨的是,从资助人到受捐助者,从还债人到“债主”,无不散发着善良的人性光辉。所有的人都是好人,所有的人都很善良,好人和好人聚在一起,共同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或许,正是这样的善良汇聚在一起,催生出了大善和大爱。这也昭示我们,不要拒绝去释放善意,小小善行往往有超乎想象的强大力量。
资助、关心病逝同学的父母自然是善良的行为。受助人李维贺老人和老伴为了还清儿子治病欠下的债务,省吃俭用,辛勤劳动,有一点钱就赶紧还债;那些当年的“债主”要么不要他们还来的钱,要么借了两百只肯收一百。他们的善良行为同样感动人心。人人似乎在心底都有这样的念头:不能让好人寒心,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要对得起别人的善意。
人心换人心,是中国人古老而朴素的想法。于是,善良和善良相逢,可以生发出更大的善意,善举与善举传递,可以延伸出更长久的善行。善良可以互相感召,这一点我们已经在过去的无数次爱心善举和互帮互助中得到印证。有些在危难之中的人得到了社会的捐助,又想方设法回馈社会,再从自己不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去资助“更需要帮助的人”;有的人在落魄时感受到他人的爱心,原本有些自私的人会脱胎换骨,走出困境后拼命用善心回报社会和他人。当一个人体会到来自他人的善意和诚意时,他内心的善意也会被引发和升华。所以,我们要多多释放善意,让丑恶无处藏身。
毋庸讳言,我们的社会中还有许多不仁义不光彩的行为。为了钱为了利,丧失善良,丧失理性,恶行同样也是可以累加互相影响的。添加瘦肉精,你加我加他也加,谁不加就赚不到钱。恶行加恶行,结果只能是产生出了更大的恶行,有更多的人受到危害,个人的良心也在不断迈向丑恶中变得麻木和无法自拔。恶意和恶行同样具有累加和传递的效应,所以,“惩恶扬善”,非常重要。
因此,社会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尊崇善良、鄙夷丑恶的氛围。而不是丧失标准、或者一心钻到钱眼里。难以想象,假如这些农大的同学当年频频接受如此的“励志”教诲:等你四十岁时,没有四千万,就不要来见我。他们还能不能坚持这样无利可图的爱心善举,是不是会被金钱迷失双眼?可见,社会要有鼓励那种摆脱金钱束缚的善行的氛围,要让人们真正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也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如星星之火般的点点善行,因为它们终会形成燎原之势。一个社会怎样变得更加美好,最终要靠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有意地去发扬自己善良的一面,随时随地,不计得失。如此,你一定会收获更多,我们这个社会也一定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