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0日 星期日

    节水中国行

    “缺水,咱就省着用!”

    ——山西农业节水见闻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10日 02版)

        “以前我们村每到浇地时,路是渠,渠是路,路上到处是水,人都没法走。现在,村里的水浇地旁都修了防渗渠,好哇!”说这话的是山西洪洞县淹底乡后泉村村民刘红。

        老刘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浇一亩地,要60多元钱。很多农民只舍得给庄稼浇一两次‘保命水’。这还不算,因为渠道渗水的厉害,一家人要浇上一天时间才能完。现在水渠修好后,闸门一提一放就可以了,一个人用几个钟头就可以把整块地给浇了。缺水咱就想法子省着用,每亩地还能少花二十多元钱哩!”

        记者跟随水利部“节水中国行”采访团在山西采访的几天里,随时可以感受到山西缺水的严重性,也随时可以感受到山西人的节水意识之强、节水招数之多。

        山西“十年九旱”,属严重缺水地区。水缺到什么程度?平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4‰,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值的17%,人均供水量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一。老乡们告诉记者,这些年山西的地下水超采严重,井越打越深,最深的水井甚至有1300多米。这要遇到遇到极端干旱天气,没水了咋办?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如何破解?我们边走边找寻答案。 

        在洪洞县,我们参观了甘亭、曲亭、大槐树、万安、龙马等乡镇的农业节水工程。放眼望去,沃野千畴,灌渠与田垄交汇,一条条防渗渠首尾相接,伸向远方。颇具意味的是,洪洞县节水工程的初衷是“从农业节水入手,为工业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足够的用水支撑”。用县委书记陈玉士的话说:“节水工程取得了超出我们预料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们的决心很大,当时提出用官员的“帽子”做抵押,力保节水工程。不太宽绰的县财政拿出1亿元,同时“冒险”将涉农的1亿元上拨资金捆绑整合,统一用于节水工程,其余0.58亿元资金由乡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自筹。“我们觉得这个投入值,这个功夫必须下,因为这是唯一途径。”陈玉士说。

        洪洞县去年对全县43万亩水浇地实施了“路、林、渠、田、村”五配套建设工程,共修防渗渠道1080公里,基本实现了农业节水灌溉全覆盖。同时,配套田间建筑物1.5万个,整修农田道路280公里。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路通畅。节水工程的实施,腾出了渠道占地3000余亩,亩次用水由120余方下降到了80方,全年节水5400余万方,为农民节省浇地费用6000余万元。

        在清徐县徐沟镇高花村的农田里,水管员侯中喜将自家的IC卡放在取水控制器上,为记者演示如何刷卡浇地。他介绍说:“清徐县1298眼机井全部安装了用水控制设备,农民灌溉农田都用IC卡。水权分配到各家各户,每户一卡,先买水,后浇地。在分配水权范围内所购水量节约归自己,也可在同业间自由转让,但不能跨行业转让。”

        侯中喜说的是清徐县实施的初始水权分配、用水计量控制、政策保障和节水工程四大体系建设。清徐县为解决用水矛盾,建设了水利数字化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对全县可利用水资源量进行四级初始水权分配,分别确定县、乡、村、用水户的用水指标,然后通过安装IC卡用水计量控制器和机井远程实时计量控制系统,对地上用水和地下水位实时进行监测。凡地下水下降的区域,在下一轮分水过程中统一核减用水指标;地下水有较快回升的区域,适当增加亩用水指标。这些节水举措的推广,使清徐县地下水位与2006年相比上升了3.56米,年均节水量达到3000万立方米。

        针对缺水现状,山西确立了“储水于地下以备旱年之需”的用水策略,今后五年将投入1000亿元资金,构建“两纵十横、六河连通、多元互补、丰枯调剂”的大水网,“水瓶颈”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有效破解。

        本报记者 张凌云 何 平 通讯员 杨晶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