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请看这样一道数学题:
已知一公斤白菜四毛钱,一公斤黄瓜两块钱,请问,
这个题目,可以说非常简单,也可以说非常之难。
按惯常思维,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总是为解决其后的问题服务的;但本题中给出的条件却与问题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既无必然联系,为何还要给出“已知”条件呢?这正是命题者“用心险恶”之所在:他正是想利用由“已知”到“未知”的惯常思维,诱使我们掉入“一词多义”的语言陷阱。
众所周知,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形同义异的词语,比如题目中的“钱”,既可表示货币,也可用作重量单位——10分等于1钱,10钱等于1两。命题者正是利用“钱”的多义性,用“价格”来干扰我们对“重量”的思考。一旦我们识破了陷阱,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1公斤=2斤=20两=200钱,最终答案:“1公斤辣椒200钱”。
阅读至此,你也许不以为意:“不就是道脑筋急转弯吗?”是的,但就是这样的脑筋急转弯,却可以严密我们的思维,聪明我们的大脑;正因为如此,类似的题目也曾出现于高考中。解放前,北平(北京)的一次大学入学考试,即有这样一道数学题:
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这道题让很多考生如坠云雾,苦思冥想而不得其法,结果得了零分。同前述题目相似,此题也是利用“形同义异”来设置语言陷阱的——命题者故意把数学名词“三角”、“几何”与表示价格的数量词“三角”、表示疑问的代词“几何”放在一起,造成一种重叠混同的假象;倘若考生抱着“数学”不放,不能将思维发散到“语文”之中,其结果只能是钻进了死胡同。而一旦我们发现了题中语言陷阱,这道题便可谓简单之极——我们不妨用标点符号将“形同义异”的词语予以区分,原题便是:
《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
《几何》几何(多少)呢?小学生肯定也知道:五角。你看,多简单的一道算术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