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8日 星期五

    浴火重生彰显制度优势 感恩奋进催生精神升华

    ——“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座谈会”发言摘要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08日   11 版)
    座谈会现场
    (上图)“汶川特大地震记事墙”铭文记述了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中国人民奋起抗震救灾的英雄壮举;浮雕记录了救援人员解救被困群众的感人一幕。(下图)位于映秀镇漩口中学遗址的“映秀震中纪念地”在远山白雪映衬下更显庄严肃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见证战胜灾难的中华民族更加坚强。 陆彩荣摄

        ■编者按

        3月22日,光明日报与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四川党建期刊集团承办的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座谈会在成都举行。会议回顾和总结波澜壮阔又史无前例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深入研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现刊登与会同志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抵御风险能力的考验

        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 郑 权

        中国共产党在无法预防的自然风险面前没有回避,而是正面应对,着手于如何解除风险,并在化解风险中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在抗震救灾的同时,党中央就在思考着震后灾区人民的生存状况,明确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要“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坚持把民生重建摆在优先位置,加快城乡住房、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恢复重建,新布局建成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等民生设施,灾区公共服务能力较震前有了飞跃提升。整个恢复重建过程中,灾区没有群众挨饿、挨冻和瘟疫的发生。

        恢复重建工作是一项涉及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保持稳定等多项内容的庞大系统工程,要协调好重建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就必须尊重自然、科学规划、全面考虑,既充分发挥人的顽强斗争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力量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在抗震救灾各种信息的充分收集和研究中,在灾后现场资料的保存,废墟垃圾处理场地和处理方式的选择,重建选址等问题上充分运用的科技力量支撑,不仅化解了种种风险,减少了地震灾害的损失,而且极大加速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速度。

        灾后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互相促进,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统筹兼顾的领导才能。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过程中,党中央始终强调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总体仍然呈现较快增长,再次显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熟、理性的大国执政党风范。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冯颜利

        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经过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洗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更加深入人心。当前,我们要以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重要突破口,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常态化推进。首先,要以党团组织为平台,通过日常的党团组织活动,进一步突出主题、细化内容,使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身体力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其次,要把抗震救灾精神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各大中小学校应把抗震救灾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体系中,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再次,要把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推动抗震救灾精神的具体化、日常化,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用抗震救灾精神鼓舞、鞭策自己,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基本遵循和主流价值理念,使人民群众在日常平凡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发挥社会主义文化优势

        教育部高校社科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剑

        一个民族要战胜巨大的灾难,光靠物质力量还不够,还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恢复重建中,我们党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中华民族展现了一股昂扬向上的精神。例如,“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枣树村农户墙上的朴素标语,展现了灾区群众在重建家园中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数十万对口援建大军住板房、啃干粮,战严寒、斗酷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展现了同心协力、牺牲奉献的高尚情怀;全国各族人民及海外华人华侨慷慨捐物捐资,以多种方式参与恢复重建,展现了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精神凝聚力。这些极大地激发了灾区群众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力量。中华民族在灾后重建中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奋斗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生动而有力的诠释,也是我们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际践行。它宣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活力,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颜晓峰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民族的重大事件中,在重大的灾难事件中,在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的灾难事件中,展现得更为直接、更为明显、更为深刻。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从中央到地方坚强领导、科学指挥,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生活,带领群众抓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生动展现了危难时刻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利益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

        抗震救灾斗争,是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党的生命根基的充分展现。这是因为最紧迫、最重视、最投入的事情,往往是关乎生命根基的事情。党对灾区人民忧心如焚、戮力同心、生死与共的情感,党同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都镌刻在党和政府全力以赴抢险救灾,急人民之所难、帮人民之所需的桩桩行动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生命根基,那就要越是人民利益最重要、最急需、最根本的需要,越是要刻不容缓地解决、不打折扣地保障。如果对人民的危难无动于衷、束手无策,就会动摇和改变生命根基,党将不党;就会辜负民望、失去民心,国将不国。抗震救灾斗争是战场,也是考场,它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是否牢固,党对生命根基的意识是否坚定作出了肯定判断;它再一次证明,我们党不愧为13亿中国人民的主心骨,不愧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只要我们党像维护生命根基那样履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铭恩不忘 倾情回报

        四川省委党校教授 陈 煦

        震后近三年来,从志愿者、援建者到社会各界对灾区的关爱帮助,所展现的皆为人性的光辉和道德的崇高。但是,对灾区人民来说,华夏民族的同胞亲情和爱心援助,已深深地刻写在心中。就如一位羌族老人对后辈所说的:这是大恩啊!一代代的羌人都要心存感念,永志不忘。中华民族自古皆有感恩回报之传统,所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友爱互助精神的又一个诠释。

        中国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社会。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与和谐的构建,比较注重的是成员之间道德的和情感的关系。其中,颇具特色的是中华感恩文化。正因为有能力的一方施以德惠与弱势的一方承恩感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联,所构成的这组关系,除了有助于全社会的道德提升之外,在维护社会和谐、密切群体关系上,亦具有重要意义。大地震已经将灾区人的家财荡尽,但灾区人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感恩于全国人民的关爱,倾情回报于社会。时到今日,感恩精神在灾区人群中被反复强化,已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恢复重建 改善民生

        四川省委党校教授 裴泽庆

        灾后恢复重建,是领导说了算还是群众说了算?灾区各级党组织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涪城区龙门镇中脊村灾后重建选址,在科学论证基础上最后交由村民讨论决定;都江堰市翠月湖镇清江村决定集中居住区建成后的小区管理时,运用了开院坝会、板房夜话、促膝长谈等方法。类似的例子枚不胜举。实践证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权利,不仅有力推动了灾后恢复重建,还大大增进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三年来,灾区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群众“自主、自愿、自治”原则,通过多元化治理机制创新,把重建中的知情权、选择权、管理权、监督权真正交给群众;与此同时,灾区群众不等不靠、众志成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顽强拼搏、不胜不休。凭着“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主人翁精神,他们很快在废墟上建起了新家园,在困境中创造了新奇迹,极大改善了民生。

        文化自信彰显中国力量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李明泉

        创造了灾后重建伟大奇迹的巴蜀大地,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的窗口。通过建设北川地震纪念馆、映秀震中纪念地、汉旺东汽地震工业遗址纪念地、深溪沟地震遗迹纪念地,以更加集中地展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和四川人民抗震救灾的时代风貌和精神力量。

        在绵竹市汉旺镇,不屈的东汽人真正做到了“泰山压顶不弯腰”。“东汽精神”是在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形成的一种勇于拼搏、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的升华。在重建现场,一大批内容深刻精辟、语言生动形象的标语和口号层出不穷,来自灾区群众的“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来自援建者的“晴天抢着干、雨天巧着干、晚上挑灯干、双休日加班干、合理安排科学干”等,鼓舞斗志,催人奋进。在援建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文化交融,进一步体现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自信。这是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最核心的文化动力。

        怀感恩之心 立奋进之志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杨先农

        参与援建的兄弟省市,都把四川当成自己的家乡,把灾区人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援建人员把青春、热血、汗水都无私奉献给了灾区人民,更是把自己对亲人的大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灾区人民,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迹。灾区人民衷心感谢担任对口援助任务的兄弟省市和全国人民,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感恩文化,洋溢着感恩奋进的新风尚。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主动为省外援助单位和人员做好配合服务工作,替他们分忧解难,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在受灾群众的自发参与下,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向解放军官兵、援建单位及人员的系列感恩活动。灾区的干部群众发出倡议,要增强感恩意识,常怀感恩之心,常说感恩之话,常做感恩之事,大力弘扬灾后重建感恩文化。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2011年山东大旱灾害发生后,四川不顾自己灾后重建的紧张繁忙,立即向其他灾区伸出救援之手,在第一时间派出由公安消防官兵、医护人员、民兵应急救援大队、专业技术人员等火速驰援,组成救援队伍奔赴灾区,与兄弟省市的人民一道共渡难关。

        灾后重建为大力弘扬中华感恩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使感恩的过程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自我修养、人格自我完善的过程,成为了灾后重建的一种前进动力。感恩奋进的新风尚不仅仅体现在援建者和灾区人民身上,也影响和感动了每一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灾后重建的思想动员

        德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郝跃南

        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聚全民之智,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速度空前的大救援大重建,与之始终相随的,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思想动员,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思想文化条件。

        舆论引导的力度前所未有。近三年灾后重建,中央到地方的各方媒体尤其是四川媒体从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络,连续不断宣传报道全国各界对灾区的无私援助和灾区干部群众自强不息的奋斗创业,灾区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感恩奋进”的主旋律高扬四川,传向全国。

        思想工作的力度前所未有。针对灾区各种思想实际,灾区开展了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开展全覆盖的思想心理引导。及时编印各类宣传资料,制作电视专题宣传片、安装阅报栏,制作宣传橱窗、动用广播车。组织干部职工、教师、公安民警深入极重灾区走村入户,与受灾群众一对一交流,政策上宣传、思想上鼓励、发展上扶持、生活上关心,尽量减轻人们因大灾难造成的心灵伤害,帮助相应人群化解心理郁结、理顺情绪,引导受灾群众增强感恩奋进意识。二是组织多形式的文化活动抚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从空前规模的“心连心”文艺演出,到遍布灾区的“文化暖冬”工程;从感恩奋进唱歌曲响全省,到“文化列车”进灾区;从全国著名文艺工作者自发到灾区慰问演出,到基层文艺小分队深入到安置点演出;从深受群众欢迎的流动电影车队和摄影绘画书法展览,到人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整个灾区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形式多样、覆盖面广。

        典型宣传的力度前所未有。全省组织力量,对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典型, 如在抗震救灾和过渡安置阶段,大力宣传奋力救灾的党员干部,撑起一片天的各级党组织,关键时刻勇于献身的教师,奉献爱心的志愿者,识大体、顾大局、自力更生、奋起自救的群众,扎根灾区、勇于奉献的援建者等,通过新闻媒体、报告会、宣传资料、宣传栏等形式向社会广为传播推介,极大激励、引导了社会各界感恩奋进的情怀意志。

        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拓展

        雅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吴 旭

        如今,灾区面貌日新月异,不仅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几十年,而且还在恢复重建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同样,四川也启动了市州对口援建重灾县重灾乡镇之举,雅安则集中北部六县区力量,在接受湖北省援建的同时,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援建国定重灾县汉源县,在除了克服和其他市州共有的困难和问题之外,还肩负着妥善解决瀑电移民安置的大难题……截至去年底,雅安已经完成所有重建项目任务的93%以上,汉源已从“立体废墟”中重新站立起来,瀑电六台机组也全部并网发电。这些,无不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命力和大智无形的伟大壮举。

        如果把伟大民族精神比喻成一个“生命立方体”,那么中华民族的大爱无疆、大勇无畏、大智无形就分别是这个生命立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则是“丈量”它的最好标尺。因此,我们说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是伟大民族精神新时期的最新延伸、拓展和升华,其延伸的长度由民族凝聚力的深度所决定,拓展的宽度由民族战斗力的厚度所决定,升华的高度则由民族生命力的长度所决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晓刚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历程不仅是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而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入了新的内容,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着的内在精神得到了凝结弘扬。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充分彰显。从拯救生命到伤员医治、群众安置、灾区重建,党和政府一系列有效措施,始终彰显着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核心主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抗震救灾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在13亿中国人的心海中激荡,成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中华民族革命英雄主义品格的凝练高扬。面对特大震灾,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奋不顾身、一往无前,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再次得到集中弘扬。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以四川汶川为震中的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发生后,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抗震救灾期间,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踊跃为灾区提供援助,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各种方式给予宝贵支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壮丽诗篇!

        ——“汶川特大地震记事墙”铭文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