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5日 星期二

    日本核会不会影响中国人

    《 光明日报 》( 2011年04月05日   04 版)

        据中新网报道,世界卫生组织3月29日重申:日本以外的国家目前不存在由福岛核事故引发的健康风险,并表示:对生活在核电站周边30公里的禁区或者说撤离区和屏蔽区以外的人来说,健康风险微乎其微。

        ■名词解释

        自然本底值:

        环保专家介绍说,所谓的“自然本底值”,又称为“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它大体能够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环境背景值像潮水那样,有一定的涨落幅度,只要不超出这个幅度,都可视为环境背景值没有遭受核污染。

        人工辐射:

        放射性核素在现代人类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人工辐射源包括:核爆炸、核能生产中产生的人工辐射源或加工过的天然辐射源、医疗应用中的辐射源及消费品(电子与电气元件等)中的辐射源等。

        核污染:

        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等。

        ■防护常识

        吃什么可以防辐射

        □ 王旖然

        食物不能够替代药物防治核辐射,但多吃某些食物可以对抗射线对健康的影响。

        补充优质蛋白质,可以减轻辐射损伤,促进恢复。主要包括大豆蛋白、乳铁蛋白、乳清蛋白、酪蛋白、藻蓝蛋白等。这些蛋白可以通过豆类、肉类、奶、蛋等摄取,但蛋白质摄入量一定要适当,过量可能加重肾的负担。

        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与其他多种脂肪酸比较,油酸能提高造血系统再生功能,对辐射损伤的防治效果最好。这些可以通过植物油、肉类、鱼类、坚果等摄取。

        葡萄糖、果糖、多糖等对辐射损伤的防治均有作用。糖类供给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而后是蔗糖等。可以通过吃谷类、豆类、薯类、紫菜、海带、木耳、银耳等摄取。

        海带、紫菜等食物中的胶原物质有一种黏附作用,可以把体内的辐射性物质黏附出来排出体外。黑木耳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排出纤维素物质。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骨骼细胞的造血功能,增强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富含抗氧化性物质的食品。油菜、卷心菜、萝卜、番茄等新鲜蔬菜是人体内的“清洁剂”,可使血液呈碱性,溶解沉淀于细胞内的毒素,使之随尿液排泄掉。

        明目类食物。如绿茶、枸杞子、菊花、决明子。茶中富含茶多酚和脂多糖等成分,可以吸附和捕捉放射性物质并与其结合后排出体外。

        保持体内营养的平衡。必需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K、维生素E及B族维生素的缺乏均可降低机体对辐射的耐受性,可在膳食中适当供给。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体内照射损伤。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核与辐射医学防治手册》)

        核电站用的是铀,为什么检测出的是碘和铯?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核医学科主任蒋宁一制作了专门的PPT《科学看待核污染与核辐射》,给公众解释其中的道理。

        目前,日本核电站只是一般化学性事故,而不是反应堆的爆炸。即使日本福岛核电站一些机组出现堆芯熔毁事故,其影响范围也只局限在电站周边。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陈辉霖解释说,通俗地讲,核反应堆是一种特殊锅炉,现代的反应堆从外观上看是一个立式球形顶的圆柱体或球形建筑物,也就是所谓“核岛”。为了防止核裂变中所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核反应堆有多重屏障。

        面对9级大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海啸,一些机组由于地震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故障,燃料元件温度无法有效降低,堆芯温度升高把水变成了水蒸气。这些水蒸汽外泄至容器外后,产生的氢气和建筑物内的氧气发生了剧烈反应。作为应对措施之一,日本下令向外释放反应堆中的含少量放射性气体碘和铯的蒸汽,以减轻系统压力,防止发生更严重事故。因此,就有了这次核污染至空气中测得的放射性物质碘-131和铯-137。

        我国多个地区检出碘-131,会不会对健康有影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研究员赵兰才分析说,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以及美国、冰岛等地检测出的碘-131,应该是日本福岛核事故泄漏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释放到空气中,在随着大气环流的运动带来的。

        “但是我国公众不必为此担心。”赵兰才说:“可能有些人对媒体的一些报道产生了误解,在事故中要求采取的服碘、闭门不出或避迁等防护措施,是针对生活在核电站周围地区民众而言的,超出这个区域的民众不必为此担心,更别说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了。”赵兰才解释说,有些人看见电视里东京、大阪的群众戴上了口罩,就误以为事态严重。“戴口罩并不一定是为了防治核辐射污染,日本春季樱花盛开,空气中花粉含量高。每到这个时节,很多日本人为了防止花粉过敏都会戴上口罩。”

        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由于各地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正常涨落范围之内,因此不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也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受到核辐射影响的人,会不会辐射别人?

        碘-131的半衰期是8天左右,也就是说,过了8天,其放射性会降到原来的一半;再过8天,会降到一半的一半,一直衰减下去,直至异常微弱。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说,这样微量的物质,无论是沾在身上还是随洗澡水冲到下水道中,对环境都不会产生影响。铯的半衰期长一些,大概是30年,但由于铯不像碘那么轻,不太容易被风吹送,因此,其影响半径要小很多,这也是铯的检出率很低的原因所在。

        如果一个人受到辐射,会不会就成了新的辐射源?听到这个问题,赵兰才笑了:“放射性不是传染病,不会一传十、十传百地传染。”他解释说,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如果是接受X射线、伽玛射线外照射,“比如照X光片、钴-60放疗,也包括核电站事故放出的伽玛射线,这只是一种能量照射,虽然会对被照射者产生一定影响,但照完就完了,不会留在被照射者体内,更不会再影响别人。”

        但如果是放射性物质导致的内照射或表面污染,就与受辐射的方式和数量有关了。赵兰才说:“比如医院里接受核医学检查或治疗时,需要将放射性核素碘-131注射到体内,碘-131放出的伽马射线就会穿透皮肤,短期内使周围的人受到照射。就福岛核泄漏事故而言,受到严重沾染的人仅限于核电站抢险的人,他们应对受到污染的衣服、皮肤进行处理或处置,避免污染他人。”

        其实,我们每天都和射线生活在一起

        蒋宁一说,我们周围的土壤、空气、房屋、海洋、河流、粮食、蔬菜和饮用水等等都含有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是自然界自从地球存在以来就有的,它们伴随着我们人类从单细胞过渡到高等动物这一几十亿年的进化过程,可以说,放射性物质促进了人类进化。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提出正常人一年全身允许接触有效剂量限制量为1000微西弗,在特殊情况下,只要5年内平均不超过1000微西弗,单独1年中可以有较高的有效剂量;而如果你从事的工作与放射性有关,职业工作人员每年最大允许剂量是50000微西弗。 

        蒋宁一说,目前放射性技术广泛应用到了医学、工业、农业和科学研究领域,除了建设核电站提供能源,还应用于食品保鲜、辐照育种、放射性探井、工业照相、考古研究等。医学更是离不开了放射技术,几乎每一家医院,其放射科、放疗科、检验科、实验室,都需要用到核技术。

        如果事态越来越严重,我们该如何防护?

        赵兰才预测,即使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出现最坏的情况,也不会对中国公众健康产生影响,大可不必担心。“随大气环流而来的人工放射性核素非常少,远小于天然本底辐射造成的剂量,因此不用担心。”

        那么会不会污染我国海域呢?赵兰才说:“福岛核泄漏事故中,有人工放射性核素流进海水。但海洋的稀释能力很强,不会影响我国海域。至于说到海鲜,只要不食用核电站附近海域的海产品,也不会有问题。”

        蒋宁一说,碘-131和铯-137这两种放射性核素如果进入人体,在剂量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前者影响甲状腺功能,后者影响造血功能。万一真的产生了碘-131污染,应对的措施之一就是吃碘片。原理比较好理解——用稳定的碘封闭人体的甲状腺组织,减少放射性碘进入。打个比方,一个小房间只能容纳两把椅子,进了俩人坐下后,其他人就进不去了;甲状腺对碘的容量也是有限的,稳定的碘进了甲状腺,放射性碘就进不去了,达到了预防目的。也恰恰是这个原理,过早服用、事后服用效果都不大。因此,服用一定要遵从医嘱,过量服用会损坏身体健康。

        本报记者 冯永锋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