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1日 星期五

    忠实而执著的守护

    王文彬义务守护烈士墓63载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1日 07版)

        本报讯(记者耿建扩 通讯员李永利、张宇红)清明临近,让犯腿病不能下炕的河北省昌黎县汪上村的王文彬越发着急。这位85岁的老人掰着指头算日子,反复跟家人絮叨着:“我陪烈士快一辈子了,今年怎能不去坟上添土?”作为革命老区的一位普通农民,在63年的漫长岁月里,王文彬一直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着村东头的22座烈士墓。

        1948年6月24日,华北野战军第四旅奉命攻打昌黎城后封台火车站,后勤部驻扎在汪上村。22岁的王文彬在配合战士爬壕沟为前线送饭过程中,亲眼目睹了22名解放军官兵壮烈牺牲的过程。他和乡亲们捐出了自家的板柜,含泪埋葬了这些年轻的“亲人”,还在每座墓前的木牌上刻下了烈士的英名。这些战士的牺牲,是为了天下穷苦人能过上好日子。王文彬心里明白,他应该做的,就是让烈士幸福地长眠。为此,自他接过那份烈士名单起,就开始了一生忠实而执著的守护。

        “王文彬对待烈士墓胜过自家的祖坟。”这是汪上村几辈人的共识。1949年秋发大水,地处低洼的两座墓被淹没在洪水中。心急如焚的王文彬带人在齐腰深的水中忙了一天,顶着雨将坟迁了出来。从年轻后生到耄耋老人,王文彬始终牵挂着长眠在身边的烈士。他还经常向晚辈们讲述那次惨烈的战斗,热泪盈眶地思忆那些年轻的生命。为烈士立碑修墓,是王文彬一生最大的心愿。2006年,他和村里的老哥们一道,数次到县、乡民政部门奔走呼吁。2009年清明前夕,王文彬终于如愿以偿。如今的烈士墓,高大雄伟的墓碑上铭刻着战役的经过和烈士们的事迹,周边几百棵白杨树日夜陪伴着烈士们的英灵。

        在他的带动和感召下,每年的清明节,都有数以千计的村民和学生来墓地祭扫、献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