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1日 星期五

    从量到质的飞跃

    ——西藏自治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4月01日 04版)

        过去的5年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摒弃那种重速度轻效益、重财富增长轻民生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把结构的优化、效益的提高、发展的可持续、成果的共享摆在突出位置,保持和扩大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在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上迈出了强劲步伐。

        这5年,经济发展方式深刻变革

        据有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先后跨上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三大台阶;全区人均生产总值在2006年迈上万元台阶后,2010年突破了17000元大关,达到17319元。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先后突破了20亿元、30亿元、40亿元,五年增加了27.78亿元,翻了近一番半。

        一个个突破,一个个跨越,尽显西藏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也清晰地记录了西藏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探索与变革。

        从2006年开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创新发展思路,制定了“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将之贯穿经济工作的实践之中。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战略引领下,西藏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面开启了一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逐步实现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的转变。

        2008年,西藏自治区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努力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时期的重要时刻,紧密结合西藏实际,着眼发展未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战略决策。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西藏自治区对促转变的共识充分凝聚: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发展战略,是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紧迫任务。

        在这个共识下,5年时间,西藏的经济发展侧重于不盲目追求高速度,把更多精力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让“快”服从于“好”,全区各地积极调结构,促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理念深入人心。

        这5年,特色产业开辟了“新天地”

        5年来,为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步伐,西藏立足资源优势,加大了对农牧业、优势矿产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并坚持在“特色”上做文章,在“特色”上下工夫,真正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成战略支撑点。

        如今,随着一系列的“特色”牌的频出,“5100”矿泉水、林芝松茸、拉萨青稞啤酒等大批特色产品正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有效地促进了西藏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迅速转化。西藏也呈现出“一产成就喜人、二产增长迅猛、三产‘井喷’式发展”的喜人局面……

        ——“十一五”以来,国家共投入31.4亿元实施西藏农业开发项目,比“十五”时期增长10倍。通过项目建设,西藏共建成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11万亩,新增蔬菜温棚200多万平方米,新增牲畜暖圈400多万平方米,新增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250余个。2010年,西藏的粮食生产在大旱之年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将达91万吨以上。

        ——以特色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十一五”以来,西藏的工业领域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优势资源,着力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和工业园区建设,同时,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产业,围绕生物工程、高新制药技术,提升对资源精深加工档次,以最小的资源创造最大的财富,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二产占GDP总量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30%,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当前,“特色+绿色+高科技”,已经成为西藏各地(市)特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随着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西藏充分利用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使旅游业发展既突出重点、形成规模,又遍地开花、提升效益,打破了季节、气候、交通、服务等方面的瓶颈,成为生机盎然的“朝阳产业”。2010年,西藏接待旅游者达到685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2.8倍,实现旅游总收入71.44亿元,比2005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29.8%。独具特色的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乃至总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日渐显现。

        这5年,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当我们把视野从珠穆朗玛峰脚下转向雅鲁藏布江畔,从藏东林区转向藏北草原,一排排崭新、整洁的藏式新居早已成为高原一道亮丽风景。

        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是西藏“十一五”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自2006年开始,西藏计划用5年时间新建改造22万户民房,使全区80%居住条件较差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房屋。到2009年,西藏就已解决了23万户、惠及120万农牧民的安居问题,提前一年完成安居房建设任务。

        “安居”与之相应的则是“乐业”。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先后由2005年的2078元增加到2010年的4138.71元,翻了近一番。这背后,是区党委、政府加大惠农补贴力度、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广泛实施劳动技能培训的艰苦努力。

        无论安居还是乐业,都指向一个更牵动人心的词语——民生。虽然“十一五”期间西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但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思路始终不变,让全区各族群众时时刻刻都享受着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也许数字是抽象而枯燥的,但它却真实地记录着种种实惠:仅2010年,西藏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就达到69.73亿元,增长6.8%,其中卫生方面增长63.3%。整体推进农村水、电、路、讯、气、广播电视、邮政和优美环境“八到农家”工程,安排5.27亿元,实施500个行政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新解决农村17.95万人用电和3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农牧民子女义务教育“三包”经费标准中,小学生、初中生每生每年分别提高到1750元和1850元,边境县乡再增加100元。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比原定目标提前两年,农村最低生活补助年标准提高到1300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月补助标准提高到330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月人均达到2165元,比全国人均水平高845元。毫无疑问,西藏人民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得到更多的实惠,享受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本报特约记者 冯 骥 本报通讯员 陈 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