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31日 星期四

    莫让“金融毒药”错伤文化产业

    张玉玲 《 光明日报 》( 2011年03月31日   02 版)

        光明日报连续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事件》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同时也让人们思考金融与文化的关系。且不去细究艺术品“份额化”的内幕与是非,单是从中透露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新苗头就应让人引以为鉴。

        将《黄河咆啸》与《燕塞秋》两件艺术品股票化,操盘者振振有词:“这是金融创新”。此种解释听来耳熟:“金融创新”曾让华尔街源源不断地获得资金,成为美国百年基业的“功臣”;同样,“金融创新”也令华尔街形象一落千丈,让美国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潭。次级信贷、担保债务凭证(CDO)、信用违约掉期合约(CDS)等过度创新的金融衍生品,被称为“金融毒药”,也让人们在国际金融危机深渊中谈“金融创新”而色变。

        国际金融危机留下的最大“遗产”是让人们看清了金融的“贪婪”本质——金融创新不能肆意妄为,再炫烂的泡沫也有破灭之日,再美丽的谎言也有“词穷”之时。创新并非“永无止境”,而是要有节制,要有实体产业的支撑。这些“遗产”将深刻在华尔街人的记忆中,也应当为中国人所警醒。

        文化产业堪称中国金融投资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伴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家对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一向对文化产业不屑一顾的“金融资本”,开始向文化产业挺进。去年十多家文化企业成功上市,借助资本市场融资104亿元;去年文化产业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276亿元,同比增长61.6%,为一批文化企业迅速做大做强注入了资本血液。

        相形之下,我国的文化产业还不太善于应对这种与金融对接的新形势——一些上市的文化企业,手握重金,诱惑和机会多了,反倒比创业时更迷失了方向,有的甚至不再专注于“内容”主业,嫌文化产业来钱慢,而倾向更“赚钱”的房地产、医药领域。此外,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相比金融业中那些老到的投资家来说,还显“幼稚”;文化产业极易被“操纵”,有“产业”无“文化”,偏离发展初衷。最后,处于上升期的文化产业还是亟待扶持的“弱势”产业,总产值才1万亿元,容易成为资金雄厚的“玩家”用来“作秀”或“揽活”的行业。

        金融是一个工具,用得好,能成为振兴产业的血液;用不好,则是掠夺财富的利器,是伤害产业的“毒药”。文化产业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环境,中国文化产业这棵幼芽还需精心呵护,尚经不起金融危机的折腾和洗礼。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对接仅仅是一个开始,一方面要继续用金融资本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扩大规模、提高集聚效应,打造文化“航母”;另一方面,要警惕金融的贪婪,谨防文化产业被功利化。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最需要做的是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做强产业基础,所有的金融创新都应服务于这个目标,而不能假借创新之名,行投机之事。超越于发展阶段的“创新”是有风险的。只有文化产业基础扎实了,创新才有价值,产业才可以持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