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30日 星期三

    时文看板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30日 13版)

        方方:《武昌城》(长篇小说)

        载《人民文学》2011年第3期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昌起义也就成了重要的主题词之一。这里写的是北伐战争中的武昌之战。上篇是攻城,是一往无前的主动,是激情、信念、坚忍和牺牲。下篇是守城,是被动的,是应对、挣扎,是乱世中日常生活的崩溃。作者对人满怀敬意和悲悯。她有力地证明人能够多么高大多么雄伟,同时,她也深切地理解人的境遇之复杂,理解人的无助、软弱和选择的困难。在一种博大的视野里,人类生活中的各种价值、各种生命情感,都得到珍重体贴的表达和抚慰。

        黄传会:《皮村——聚焦新生代农民工》(报告文学)

        载《北京文学》2011年第3期精彩阅读 

        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首都拼搏,辗转,聚集,不仅仅为了生存,还为了生活,为了有平等、公正和尊严的生活。他们有诸多痛苦、挣扎、挫折,但也不乏追求、梦想与快乐。他们有与众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他们在进行一场新文化运动。作者以为打工者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北京工友之家为切入口,展现了他们的文化追求和具体行动。

        马识途:《刻骨铭心的往事》(回忆录)

        载《四川文学》2011年第3期

        办这样的报纸是危险的,国民党特务必定要千方百计破坏,一经发现,就会带来杀头之罪,因此办这张小报的同志必须是英勇果敢准备牺牲的。而且为了保密,只能一个人来办,他必须是文化水平较高,能收(音)、编、刻、印、发,集于一身。有谁能想到,办这张报纸的只有王放一个人,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共产党员。老作家马识途回忆妻子王放的文章,真实感人,发人深省,也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力作。

        项小米:《英雄无语》(长篇小说)

        载《长篇小说选刊》2011年第3期

        当下,特工、谍战成为了最抢眼球的文艺作品,一本出版于十几年前的长篇小说《英雄无语》,默默地观望着这份热闹。红色历史在成为重要的写作资源的同时,也导致它逐渐变成了挖掘娱乐价值的宝藏。真相是朴素的,相比娱乐化“戏说”,也更为丰富、复杂。《英雄无语》打开了中国革命隐蔽战线上发生过的惊险、壮烈的事实真相,作者把英雄身上可歌可泣的公共大义和私德的混沌写得千肠百转,直搅人心。英雄无语,一定是因为千言万语难以诉说。

        柯立:《为什么歌唱春天》(报告文学)

        载《芳草·潮》2011年第1期

        《芳草·潮》是全国首份大型面向农民工的文学生活刊物,属于武汉市文联主办的芳草文学杂志社,逢双月出刊。内容上分为两大板块,一个板块是生活类;另一板块是文学类,主要是反映农民工生活的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等。本期是创刊号。《为什么歌唱春天》揭秘了今年最火的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的台前幕后;三篇影像纪实将目光瞄准春节大迁徙、背着板凳回家、一对打工夫妻的腊月二十九等草根故事。 

        灵魂的事:史铁生纪念小辑(散文)

        载《散文》2011年第3期

        这期特别安排的是史铁生和苇岸的文字,一个刚刚离去,一个已经离去十余年。史铁生的是《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等三篇,苇岸的是《1988年1月的日记》。他们都是优秀的表达者,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让芜杂的生活成为“我的生活”。或换言之,透过符号化的“生活”,去不断接近真正意义上的那个“我”。所以,我们才能看见大地上站立的苇岸,才感触到史铁生所言的那个“灵魂”。

        朱晓军:《高官的良心》(长篇纪实)

        载《当代》2011年第2期

        2001年,时任浙江省体育局局长的陈培德,面对“5·19”黑哨事件拍案而起,义愤填膺地对记者说:中国足球不从反腐败入手,投入再多也只能是窝里斗;中国足球当务之急与其说请洋教练,不如说是要请洋裁判,否则就丧失了执法的公正性,也就失去了体育竞赛的价值。陈培德大声疾呼的“把反腐败的重点,放在查处违纪违法的足球官员和执法裁判员上”,今天终于成为现实。足坛反黑案公审在即,那么体坛首个反黑高官是如何揭开黑幕的。

        郑小琼《女工记》(诗)

        载《钟山》2011年第2期

        数量庞大的外来女工,很多时候被用一个集体的名字代替,用的是“们”。作为这个“们”中的一员,作者对此深有感触。她努力地想把这个“们”换成她们个体。深入她们之中,才会感觉在“们”背后的个体命运,个人经历。作者一直努力想把她们还原,并通过老乡、朋友、工友等介绍,认识了很多女工,记下她们的很多故事。于是将这些人物还原成为个体,出现在笔下与诗句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