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9日 星期二

    剪出神州风韵

    ——浙江桐庐民间剪纸的复兴之路

    《 光明日报 》( 2011年03月29日   09 版)
    桐庐剪纸——《洞房花烛夜》
    (作者:何贤顺)

        3月24日,中国非遗保护中心、桐庐县人民政府等联合举办的“2011中国·桐庐国际剪纸艺术大展暨第四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获奖作品在浙江桐庐颁奖。仪式结束后,100余幅获奖作品在该县叶浅予艺术馆内展出。

        “家家女儿会剪纸,户户闺中爱绣花”,桐庐民间剪纸已有上千年历史,成为极富乡土气息的艺术奇葩。

        桐庐县委宣传部长吴玉凤介绍说,1989年国庆前夕,桐庐籍国画大师叶浅予的表姐胡家芝的《胡家芝剪纸喜花集》出版,桐庐县为此举行胡家芝剪纸作品展,引起轰动。

        胡家芝作品展唤起了桐庐剪纸爱好者重拾剪纸技艺的热情。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抢救性保护和发掘,一支剪纸创作骨干队伍逐渐形成,谢玉霞、朱维桢、王德林等人成为领军人物,他们的作品还被送到俄罗斯、西班牙及德、英等国参展,受到欢迎和追捧,桐庐剪纸开始蜚声海内外。

        2003年,桐庐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桐庐民间剪纸的复兴引起了一位美术史家的关注,他就是中国美院王伯敏教授。王伯敏已出版专著50余部,其中美术专史就有《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美术通史》等6部。

        2003年,年届八十的王伯敏应邀为“神州风韵民间剪纸艺术大奖赛”剪彩。此情此景勾起老教授心中的憾事:在他完成的美术史中,尚缺一部《中国民间剪纸史》。活动中他得遇胡家芝,这位“激活沉默已久的桐庐民间剪纸”的百岁老人表示,“非常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部民间剪纸史”。

        史家的缺憾,剪纸艺术家的遗憾交汇成老教授的冲动,他决心编一部中华剪纸史。

        老教授的工作得到桐庐县的大力支持。2005年,《中国民间剪纸史》出版,桐庐的民间剪纸也因此得以入史。

        在今年3月24日的颁奖典礼上,王伯敏被授予“中华剪纸艺术终身成就奖”。

        吴玉凤说,艺术需要创新。新世纪以来,桐庐剪纸在创新中发展。题材上,该县突破飞禽走兽、花卉瓜果、神话故事的传统,引入现实题材,逐渐形成更贴近现实的艺术风格;形式上,可大可小,表现手法上更加多元,有粗犷、壮美,也有纤细秀美。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兴推进了桐庐剪纸的产业化发展。2009年5月,桐庐剪纸参展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剪纸元素被融入服装、玩具、饰品、瓷器、日用品等领域,如“西湖十景”剪纸、剪纸瓷器、剪纸炭雕等剪纸衍生品深深吸引了参展商。10月,桐庐举办第三届“神州风韵”全国剪纸邀请展暨首届全国剪纸创意大赛,颁奖典礼上举行的剪纸时装秀由中国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吴海燕任总设计师,50套围绕汉代金箔、唐宋窗影、明清吉祥、现代光影等设计概念的剪纸时装震撼全场。

        2009年,中国民间剪纸被联合国批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年的保护、发掘、探索,该县的民间剪纸由濒临湮灭到复兴,出版了《桐庐民间剪纸》、《谢玉霞剪纸作品集》、《王德林剪纸选》、《朱维桢剪纸作品选》、《桐庐民间剪纸精品集》、《神州风韵剪纸大赛优秀作品集》等。目前,该县上百名剪纸艺人在继承传统剪纸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越剪越好,剪出时代气息,剪出神州风韵。(本报记者 叶 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