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报关于“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的系列报道在学界引发热议,不断有学者和办刊人来信来电,表达意见和建议。大家普遍认为,《光明日报》刊发的这组报道,触及了一个期刊出版人和管理层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大问题,很有意义。我们从中摘取一些评论性意见,以飨读者。
田卫平(《学术月刊》总编辑): 中国大量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学报的出现,既与改革开放后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这一大背景有关,也与期刊出版宏观布局的管理滞后有关。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除了“分流”即所谓的部分“综合类”期刊转变成“专业类”期刊外,侧重点和注意力恐怕还得放在如何提高人文社科期刊的整体质量上来。目前中国学术期刊的“全、散、小、弱”问题只是表象,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在于许多学术期刊编辑部不具备办刊能力。因此,如果办刊理念不转变,编辑素质不提高,管理方式软、懒、散,即使全国只剩下一本学术期刊,也照样是一种低水平的粗制滥造。所以,当务之急是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常抓不懈:一是中国期刊协会牵头,各地方期刊协会组织由学术界、期刊界共同参与的学者专家组,制定“学术期刊出版质量评估条例”;二是新闻出版总署设想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应尽快启动,只有扶持一批精品学术期刊作为标杆,才能带动和促进各行业、各系统相关期刊的健康发展。
陈忠(《苏州大学学报》执行主编):读了《光明日报》的系列报道,很受启发。报道中提到的《东吴月报》,就是《苏州大学学报》的前身。学报是一个高校的重要学术名片,但在一个大家都不得不追求学术GDP的发展阶段,学报工作很难成为很多学校的中心工作。但随着人们对意义和文化需求的逐渐回升,随着诸多高校不再把学术GDP作为主要追求目标,高校学报将迎来新的起飞点。那个时候,谁拥有一本像样的学报,就意味着拥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精神园地,一个独特的文化标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目前,全国高校学报在整体上处于发展的相对低谷期、徘徊期、探索期,也正是面向未来的决策者进行选择、创新、综合投入的黄金期。没有目前的大思路、大投入,也就没有未来的大品牌、大回报。
孙正聿(吉林大学教授):“学科大全”,“千刊一面”,是高校社科学报长期以来难以挣脱的窘境。直面这种窘境,着力办好有特色的专栏,应当是高校社科学报切实可行的一种选择。正如一所名牌高校总是同它的优势学科密不可分一样,一个“名刊”也总是同它的“名栏”息息相关的。突出优势学科,集中研究方向,策划重点课题,形成作者队伍,展开学术争鸣,以“名栏”打造“名刊”,会逐步地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高校社科学报。
强乃社(《哲学动态》编辑):最近几天看到《光明日报》对高校文科学报的探讨,很有现实性、紧迫性,很深刻。也看到网络上很多热议。作为一个期刊人,有很多感想。高校学报目前的一些动作,比如做出专业学报,学报联动办刊,对社会科学院系统的一些专业杂志构成一定的挑战。这种竞争如果形成良性互动,将对有关研究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王继洲(《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读了贵报近期刊登的“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列报道后,感慨颇多,对此,也想谈点意见。时下,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高校社科学报太多了,由于多,才导致其学术水平不如专业性期刊高。显然,这种看法是对高校社科学报传统定位的迷失。其实,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拥有1000多家高校社科学报并不算多,如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一样,不同层次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也需要不同层次的高校社科学报。
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出路应当继续保持“高校”色彩,应继承中国高校学报办刊的优良传统。建议主办社科学报的高校,应当制定本校社科学报的相应管理制度与办法,使每个高校社科学报真正成为“反映主办高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的重要窗口”,唯有如此,高校社科学报才能真正名副其实。(本报记者 薄洁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