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兰溪市曾有一块广告牌:“兰溪:东方莎士比亚李渔的故乡”。
兰溪李渔研究会前会长赵文卿颇不以为然:“东方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西方的李渔!”
在赵文卿眼里,李渔比莎士比亚广博得多。这位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是历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奇才,日本将李渔与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并列为“中国古代二十一大文星”;美国作家欧·亨利称:李渔跟阿里斯托芬、乔叟和莫里哀一样,属于全世界。
近日,记者在兰溪见到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1.70米左右的个子,文静儒雅,瘦削清癯,浓黑的长眉高扬着,目光炯炯,这是一个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李渔研究的草根学者。
半个世纪的历史情缘
1960年春,兰溪县文教局普通干部赵文卿被借调到浙江省教育厅编教材。闲来无事泡图书馆,他看到李渔在戏剧史文学史上频频闪现,深为这位乡贤自豪。
“属于全世界”的李渔在历史上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他有戏剧、小说等600万言著述存世。但因为他从事的编戏剧、写小说的职业为当时士林所不齿,是“九流之末的杂家之流”,因此,他“生前为世人所不容,死后为世人所不识”。
赵文卿这一研究竟达半个多世纪。
赵文卿的第一篇论文《李渔生平事迹的几个问题》1980年先后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和《戏文》杂志上发表,夏衍称赞该文对李渔研究“很有价值”。
名家对“草根”的赞赏使赵文卿信心倍增。他更沉浸在李渔研究中,文章一篇篇地发,书一部部地出,至今已撰写了70多篇文章,并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他主编的《李渔研究麟鳞集》、《笠翁秘书》、《李渔研究》等专集在李渔研究业内受到肯定和赞赏。
赵文卿眼里的“24家”
赵文卿的研究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在他的倡议下,1982年,国内首家李渔研究机构——兰溪李渔研究会成立,他从1982年到2003年历任3届会长。1989年,经他建议,李渔纪念馆——兰溪芥子园落成。
1992年,赵文卿退休后被子女接到上海,他每天沉在图书馆看书查资料。他发现,李渔是一个多面手,在数十个领域都卓然成家。他就从这个角度进行研究。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给李渔冠以戏剧作家、音乐家等6个家。他发现远远不止此。他将李渔与苏东坡、达·芬奇进行比较,苏东坡在文艺领域最多不过十几个家;达·芬奇精通数学、机械、绘画等20来门技艺,但在文艺领域之广泛度上比起李渔仍稍逊一筹。李渔在戏剧、戏剧理论、导演、小说、诗词、书法、篆刻、绘画、出版、工艺美术、美容装饰、园林艺术等24个方面均达到专家级的水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专业作家,中国第一个建立系统戏剧理论的戏剧学家,世界戏剧史上第一部导演学著作作者,中国第一个戏剧职业经理人,第一个剧作家兼剧论家,第一个仪容鉴赏家,第一部山水画谱的倡编、作序者……
赵文卿的论文《全世界文艺多面手、获多个第一者之最——李渔》被《文艺年志(2006年度精选版)》摘要刊载。
为“渔”憔悴终不悔
半世纪以来,兰溪已成为世界李渔研究中心,赵文卿功不可没。然而赵文卿深感自己年届耄耋,来日无多,遂萌一念:自己草根出身,毕竟并非专业,应让更多的人来研究李渔,了解李渔。他决定拼一己之力,搞一个李渔展览。
2007年9月17日,兰溪芥子园内,“李渔业绩展览”开幕,游人一批批前来参观,原定24天的展览不得不延长到48天。
2009年8月,赵文卿又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搞展览。得知他是自费宣传李渔,国图领导都很感动,破例免收每天1万元的场租费。在北京大学,在中国人民大学,他的展览受到师生们的欢迎。2010年4月在上海戏剧学院展出时,正在上海参加“汤显祖与临川四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教授欣闻李渔展览举行,纷纷前来观看。著名李渔研究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沈新林教授认为,展览从“家”与“第一”切入,扣人心弦,有新意,有深度。
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那次讲座来了500多人,演讲结束,大学生涌上来要他签名。递过来的课本英语、物理、化学五花八门。
谈及赵文卿痴情于李渔研究,他的后任会长李彩标说,一个耄耋老人还在全国各地自费宣传李渔,实在令人感动。
赵文卿今年已80岁,今后有何打算?“继续搞展览,直到我心脏停止跳动!”他答。(本报记者 叶 辉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