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8日 星期一

    滥用成语是一种“语言灾难”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8日 06版)

        2011年是农历兔年,你“宏兔大展”了吗?“钱途无量”了么?感觉到时光“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词)了么?日常生活享受“口蜜腹健”(营养液广告词)了么?北京市工商局从下个月起将对禁而不止的户外广告滥用成语现象罚款,这一新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思考,当滥用成语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当似是而非的成语充斥耳畔,会给语言生活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本报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郭龙生研究员。

        记者:北京近日开始整治商家在广告中滥用成语的现象。实际生活中,滥用汉语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除了广告,文艺节目甚至某些新闻媒体也都出现过。您怎么看待滥用成语对健康语言生活的影响?

        郭龙生:我看到了相关报道,作为一名语言文字工作者,我坚决支持对广告用词用语依法进行规范管理。

        至于你所说的“滥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首先我们必须界定什么样的使用是滥用,什么样的使用不是滥用。并不是说对成语中的某个字进行变化使用,就都要一律归入“滥用成语”之列。

        成语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需要发展变化,惯用语、俗语、谚语、诗句等也是,人们在使用中经常会根据需要而加以发展变化,巧妙地化用,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这种化用是修辞学上的一个修辞格,名叫“仿拟”,就是仿照已经存在的现成的语言形式而拟制、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利用仿拟法构词造句,常常有仿音(即谐音)、仿义、仿形和套叠相仿等几种类型,其中尤以谐音相仿的用例最多,谐音相仿利用人们熟知的语词、成语等已有的影响,仿拟化用之后,以音近或者音同所带来的亲近感觉,制造出意蕴深厚、妙语迭出的意外表达效果。出奇制胜使新作品及其影响广为流传。

        如果仿拟不够成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表义不明、盲目类推、甚至情感不谐的感觉。这样的仿拟之作,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对成语等的滥用,没有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特殊意思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感。

        记者:仿拟成语本来是极高明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像宏兔大展(宏图大展)这样的仿拟似乎很难找到语言的幽默和美感,类似的仿拟多了,对语言生活而言,会不会是一场灾难?

        郭龙生:拙劣的仿拟成语对健康语言生活肯定是没有好影响的。无论它用得正确与否,首先在程度上已经是“滥”了。另外,媒体滥用成语现象则不良影响尤甚。因为媒体是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最主要和基本的用语,在引领并传播着语言规范。媒体的影响力会使其中所用的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力加倍放大。媒体语言应用规范则宣传效果好,广大受众受益,反之,则受众遭殃。

        记者:为什么仿拟成语会被如此大量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文化现象背后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心态?

        郭龙生:仿拟成语是成语魅力的体现,汉语成语来源于我国历史、名人故事、寓言传说、古人原句和谚语俗语等,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表现力极强。

        过度的仿拟、笨拙的仿拟这种语言使用现象折射出一种浮躁的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与信息化时代、读图时代有一定关系,人们“享受”快餐文化,很难潜心读书,不求甚解,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语言的使用只是其中一个表征。

        这种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形成,与我国国民语文素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大家不读书,语文素养不会太高。所以,要避免仿拟成语拾人牙慧,甚至闹笑话的状况,需要进一步提升国民的语文素养,要大家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读书。

        记者:人们担心滥用成语会不会影响青少年对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更进一步影响人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精华部分的理解。

        郭龙生:语文教育要重视这个情况。必须在语文教学阶段把好关,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活生生的语言使用例子作为教学素材,分析作者的原意和达到的效果,教会学生成语的正确形式是什么,如何化用。学生不仅学会成语,也可以掌握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应用情况,从而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仿拟化用是规范使用成语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必须切实提高化用水平,才能真正促进成语的丰富发展。(本报记者 李玉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