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5日 星期五

    读者来函

    也谈古人教子

    任国征 《 光明日报 》( 2011年03月25日   15 版)

        光明日报“智慧”版第七期刊登了《向古代母亲学教子》一文,读后很受启发。

        早在秦汉,我国已有如《太公家教》、《诫长子严教书》、《诫子书》等家教著作,宋朝时家训已很普遍,明清时家训更是繁荣昌盛,可考者有60余种。其精髓如下:

        一、淡泊名利的情操。如明朝姚舜牧说:“凡势焰熏灼,有时而尽,岂如守道务本者,可常享其荣盛哉!”南北朝颜之推说“仕宦不可过两千石,婚姻勿贪世家”,又说“良田十顷,堂室方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

        二、学习才艺的勤勉。南宋陆游遗训后人,“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颜氏家训》中有专门的《勉学》篇。很多家教除勉励学习儒经外,还要求学习书法、绘画、音乐、医药和骑射等“杂艺”。

        三、选择朋友的谨慎。姚舜牧说:“交宜亲正人,若比之匪人,小则诱之佚游而荡其家业,大则唆之交构以戕其本枝,甚则淫欲以丧其身命,可畏哉!”明代杨继盛告诫儿子:“拣着老实忠厚,肯读书,肯学好的人,你就与他肝胆相交,语言必信,逐日与他相处,你自然成个好人,不入下流也。”

        四、珍惜丝缕的作风。历代家训都告诫后人厉行节俭,如“始于俭,卒于奢,自然之理也”、“治家舍节俭,则无所经营”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