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大省,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记者最近采访了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请他畅谈江苏的科学发展经验。
记者:“两个率先”是江苏省很早就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奋斗方向。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上,您对这“两个率先”怎样理解?并有怎样的前景展望?
李学勇:“两个率先”即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是中共江苏省委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和党中央对江苏发展的殷切期望并结合江苏发展的实际提出来的。对江苏来说,今后5年既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转型升级攻坚期,通过继承创新和不懈努力,还要再造一个黄金发展期。在2003年左右,江苏就制定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大类18项25条的指标体系。现在这些指标的全省平均数都已经达到。今年要有新的开头,在之前基础上,还要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有条件的地方要向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迈进。我们对实现这个目标充满信心,因为过去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可以走的。
记者: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江苏在即将到来的新发展阶段将怎样落实科学发展和促进科学转型?
李学勇:在今后的发展思路上,我们将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发展一体化转变。在发展目标上,我们提出到2015年,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率先进入基本现代化,为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在发展战略上,我们提出实施六大战略,其中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努力构筑江苏长远发展的战略优势。在发展举措上,我们明确了10大任务,制定好各项专项规划,细化年度目标,确保“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落到实处。
记者:您提到江苏“十二五”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以创新驱动战略为核心,那么,创新驱动应当如何打造?什么样的因素对其有主导作用?
李学勇:从我省实际来看,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必要的,然而江苏打造此战略也具备资源和优势。第一,江苏的创新资源比较丰富。科教优势突出,研发机构众多,人才资源总量较大,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数量居全国前列,这是我们发展中最可依赖的资源和最为宝贵的财富。第二,江苏干部群众的创新意识比较强烈。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每个发展阶段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干部群众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苏南的全面提升、苏中的快速崛起到苏北的加快振兴,其背后都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这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强大动力。第三,江苏发展的内在需要比较迫切。江苏是经济大省,但自然资源少,人口密度大,环境容量小,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一特殊省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扬科教人才之长,避资源禀赋之短,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之路,强化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记者: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两个率先”方面,江苏准备从哪些方面着手?
李学勇: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理念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激励和引领江苏人民在“两个率先”征程上奋力前行的强大思想武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根据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
二是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推进产业创新。我们要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推进科技创新。总书记反复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深化五个方面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深化财税、金融、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五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我们要坚决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省情实际,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两手抓,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持续进步。
本报记者 郑晋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