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康,1959年生于广东佛山,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广东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油画《自梳女》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油画《蒸汽时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
林永康的油画人物。那些由斑驳笔触所生成的老照片般的人物,静静地在虚拟场景中或坐或站,生成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息。这种气息像一杯汤色浓厚的老普洱茶,看着诱人,喝着苦涩,品着则是一种生命的透彻感。
林永康的油画是通过场景中的历史来阐述历史。他的作品并不注重以宏大叙事的模式展开自己的历史观,而是以一种富有“画味”的个体肖像或小群体肖像对历史进行别开生面的阐发。他简化或虚拟了画中的历史背景,以便突出画中人物的形象。他的人物刻画并不重于过多的细节展示,而是用高度概括的块面结构和反复描绘的色层关系处理主体,结果,他笔下那些几何形的、有点硬边形体趣味的人物造型便传达了一种单纯中蕴含着丰富的视觉意味,观众由这种视觉意味领悟到的不仅是对这些回味悠长的故事的了解,还有对人物的历史内涵清晰且丰富的认识。
林永康的历史画也可称之为历史肖像画,因为他是从历史的角度进入肖像画的领域,用肖像作为一种叙述历史的方式来从事创作。他在创作那些旨在表述一种历史态度和历史判断的作品时,虚写历史场景,如《自梳女》、《蒸汽时代》等作品,人物却因场景的虚写而真实地凸现在前台。这就像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场景是虚写的,演员手挥一鞭则是驭马,手舞一桨则是划船。舞台上,没有马匹没有船,没有道路也没有江,马和船、路和江,全是由演员出色的表演而活生生的呈现在观众的心中。
林永康以女性为主体,创作了众多怀旧情怀浓重的作品,敏锐地关怀这些女性们所构筑的不同生活样貌与历史,以一种忧郁的色彩基调和平缓的语言叙述模式,在作品中整合女性历史的各项元素,凸显女性形象的历史架构,达到了运用个体形象类型化的塑造来强化观众的集体记忆,召唤观众认同的目的。
从《缫丝女》一画开始,林永康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创作思想。“《缫丝女》的创作构思,源起于他为历史剧《梦断西樵》设计舞台美术,这出戏反映我国最早创办缫丝厂的故事。“林永康从中发现了缫丝女与自梳女这种历史现象所包含的特殊的现实意义和美学价值,并透过这种历史现象,挖掘和表现缫丝女与自梳女所体现的广东女性形象的品质与精神,贯注着他对家乡这些平凡女性深挚的感情,因而这件作品的产生并不是纯属于偶然的事情。”(陆驰《追求完美之路——林永康和他的肖像画》)在这张画中,“画家试图用一张过去的旧照片为底本,选取一个当年普通的女工为形象,把近代史开端时的那种工业化的艰难进程浓缩了起来。值得一提的是,画家有意识地保留了旧照片的若干痕迹,使所谓历史的意味转变成一种视觉方式而让人得到感悟,进一步说,在这张画里:画家明确地舍弃了错觉般的写实,他为自己设计的目标并不是逼真地重现当年的情景,而是通过选择来迫使观众回到历史并进入历史,而不是看到历史,造成复制历史的错觉。”(杨小彦《历史中的肖像与肖像中的历史:林永康历史画和肖像画的交错性读解》)
林永康的历史肖像画具有一种沉厚的历史感,他是运用何种语言形式生成这种沉厚的历史感呢?我认为,是色调,是他作品中那种类似于伦勃朗笔下的褐色调子,使他的人物深深地沉浸在老照片般的历史情境中。这种褐色调子,再加之斑驳的笔触、古典主义的雕塑造型,把作品中人物所处的“历史情境”虚拟化了,观众由于辨识不清作品中人物所处的历史年代,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一种类似于历史想象与历史假设的体验,继而以参与、移情等方式进入历史,促进自我对历史的感悟与反省,衍生出一种浓郁的怀旧意识。
林永康的这种历史肖像画的创作方法,将历史画与肖像画结合,让历史通过肖像得以体现,也让肖像转化为历史。他虚拟历史情境的目的,并不是要逼真地重现当年的情景,而是通过他的选择来拉近观众与历史的距离,感受历史人物的体验。
在创作历史肖像画的方法论方面,他以“雕塑式的人物塑造”、“连贯性的人物关系”、“虚拟历史情境的动态映衬”为重要的原则,并以此三者的综合,使观众在作品前进入一种类似于历史想象体验与历史假设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融入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回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把自己假想成历史人物而进行推理,用历史人物本身的眼光看问题,用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去评价其行为,并以一种积极的批判性的思考,去对历史本真作深刻的洞察。
可以说,林永康历史肖像画的探索,为如何处理好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对中国当代历史题材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是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
(作者为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山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