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2日 星期二

    希伯来字波斯语书信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2日 09版)
    1月26日—3月31日
    国家图书馆展出

        自古以来,犹太人就以擅长经商闻名于世,古代中国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但我国传世文献中关于犹太人的记载较少且不易鉴别。幸运的是,出土文献为我们了解古代犹太人在中国经商、生活等打开了一扇窗口。“西域遗珍”展出的书写于九世纪的《希伯来字波斯语书信》,提供了唐代犹太人的珍贵资料。

        此文献为国家图书馆2005年以来征集入藏的西域文书中学术价值非常高的一件。文书保存完好,仅尾部略有破损,宽28cm,长40cm,存文字38行。文书以希伯来字母拼写,记录的语言为古波斯语,其内容为书信。

        书信的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向收信人致以问候,随后述说自己和其他人一切安好,并祝愿收信人健康平安;其次,讲述写信人为了从地主处得到羊,派人送礼,礼已送出但羊还没到手,他责备收信人拒绝支付额外的钱给卖羊人,并嘱咐不管地主女儿要多少钱,都给她;最后,叙述喀什噶尔的吐蕃人悉数被杀,军副使带着五百步骑去增援,另一名官员派出了信使,他还提到他及同伴都接受了收信人关于喀什噶尔如果有时需要出钱则不要有所保留的建议。

        书信最后一部分提到的喀什噶尔的吐蕃人全部被杀事件,为判断这件书信的年代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我国青年学者张湛、时光综合于阗文资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此信当书写于公元802年于阗历法六月十日之后不久。

        这封波斯语书信的发现,为研究同类文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希伯来字波斯语书信有两件,除此件之外,另一件为英国图书馆所藏Or.8212/166。该文书为1901年初斯坦因(A.Stein)第一次中亚探险期间,在新疆和田丹丹乌里克遗址一所房屋墙外的沙子中意外获得。发现时紧紧皱成一团,难以展开,后经英国图书馆修复人员展平,得以露出全貌。其高清图像发布于国际敦煌项目网站(http://idp.nlc.gov.cn)。据学者研究,年代大致为八世纪后半叶,是目前学界所知年代最早的希伯来字波斯语文献,也是最早的新波斯语文献。遗憾的是,所存38行文字没有一行是完整的,严重限制了对其的研究。

        据张湛、时光的研究,国图所藏此件希伯来字波斯语书信与Or.8212/166当出自同一时代同一地区,且可能出自同一人之手。两件关系如此密切的文献,因为历史原因分藏两地,远隔重洋,令人痛心。

        (辜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