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2日 星期二

    老子故里——

    鹿邑在跨越中腾飞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2日 07版)
    老子诞生地︱︱太清宫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右二)参观老子故里
    世界李氏宗亲祭拜先祖老子
    老子升仙台(老子讲学地)
    志元食业生产车间
    亚华安全玻璃生产车间
    鹿邑县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

        道家之源 道教祖庭

        老子故里鹿邑县地处河南省东部,总面积123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办事处、管委会),554个行政村,总人口120万人。 

        鹿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拥有“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2582年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李耳)就诞生在这里,其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震古烁今,也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境内文化遗址众多,保存有太清宫、老君台、栾台等文化遗迹,其中,太清宫、老君台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子故里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

        老子被尊称为道教教主和三清神之一,五千言《道德经》被推尊为道教的首位经典,受到广大教徒的顶礼膜拜,奉之为神明。

        老子的祭祀之地太清宫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后改为老子祠,是太清宫的前身,也是道教祭祀之地。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唐朝创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他以老子庙为太庙,大兴土木,起建宫阙殿,“如帝者居”。唐乾封元年(666年),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建“凌霄宫”,专祀李母,是为后宫。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玄宗李隆基正式改“凌霄宫”为太清宫至今。太清宫前后两宫相距0.5公里,中间有一条东西流向的清静河,取老子“清静无为”之意,河上有会仙桥,将前后两宫连为一体。两宫占地872亩,各种建筑600余间,殿阁棋布,雄伟壮观,盛极一时。前宫以太极殿为中心,东有老子牧牛场遗址,西有隐阳山遗址,中有九龙井,至今仍存。大殿内供有老子塑像,殿侧立有高约1.5米、直径约25厘米的铜柱一根,人称“赶山鞭”,实为老子“柱下史”职务的象征。宋真宗赵恒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亲临太清宫谒祭,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御书“先天太后之赞”碑一块,镌立于后宫。宋徽宗赵佶时,曾下诏重修太清宫,大致恢复原来的规模。

        传说老子修道成仙在城东北隅飞升,人们为纪念老子修建了老君台,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述:“天宝二年(743年)建太清坛、文昌宫于台前”。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砖构筑,由14个平面围成的高坛形古建筑,状若圆柱且有棱角,顶部面积765平方米,底部面积略大。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33层,恰合老子飞升33层青天之说。因老子道高德崇,古往今来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唐高祖李渊、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以及大文学家苏东坡、欧阳修等曾来此或祭祀朝祖,或亲瞻游览,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华章。太清宫、老君台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产业集聚架起工业经济发展腾飞的桥梁

        近年来,鹿邑以“工业强县”为抓手,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发展思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四大重点,强力打造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平台,为鹿邑县工业经济发展架起腾飞的桥梁。

        鹿邑县产业集聚区始建于2006年,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河南省首批产业集聚区、河南省贸易加工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河南省重点产业集群、河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10年5月被命名为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

        截至2010年底,鹿邑县产业集聚区累计投资85.07亿元,入驻企业85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6家,上市企业1家,全省百户重点企业3家,外资企业5家,承接转移项目21个,实现年产值81亿元。其中纺织服装业28家,产值26亿元;食品加工业16家,产值24亿元;尾毛加工业10家,产值12亿元;医药日化加工业10家,产值9亿元。产业集聚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70%以上,创利税8.5亿元,安排就业36000人。目前,鹿邑县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以清川棉业、弘扬制衣为龙头的纺织服装加工;以宋河酒业、志元食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鑫源刷料、鑫鑫羊绒为龙头的尾毛加工;以辅仁药业、上海护理佳纸业为龙头的医药日化四大特色产业。

        为了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服务能力,鹿邑县投资80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其中包括行政服务中心、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投融资担保中心、年培训8000工人的职工培训中心、能容纳2000工人住宿和就餐为一体的生活服务中心,阅览室、图书室、职工健身休闲广场等多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大大提高了入驻企业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应天时,秉地利,聚人和。鹿邑县百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鹿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天下李姓 根在鹿邑

        老子是李姓子孙的先祖,据《李氏祖脉源流》记载李渊、李世民认老子为先祖。目前,李姓在全国人口中约占汉族人口的7.9%,已达9500万人,加上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李姓已超过一亿人。鹿邑作为李姓的发源地,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成立了中国鹿邑李氏文化研究总会,近年来撰写了《李姓起源鹿邑》、《老子与李姓》等论文,在全国多次获奖;拍摄了电视剧《李氏春秋》,在中央和省市电视台播放,并向海外发行;举办了海峡两岸李氏宗亲恳谈会。通过李氏文化的研究,密切了与海内外学术研究团体、专家、学者及经贸界人士的联系、交往与合作,加快了鹿邑引资引技、改革开放的步伐。

        2003年10月27日,借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之际,鹿邑县在郑州隆重举行了“李氏宗亲恳谈会”。来自世界各地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李氏宗亲代表与会。在每年的老子庙会(农历二月十五—三月十五)期间,来自海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李氏寻根访问团来到鹿邑寻根祭祖。“回家的感觉真好”成了他们共同的感言。李氏宗亲寻根祭祖联谊活动的举行,既让海内外的李姓同胞看到了鹿邑的现在,也让海内外的李姓同胞感受到了鹿邑美好的发展前景,更使得海内外的李姓同胞关心鹿邑、关注鹿邑、关爱鹿邑的发展。

        近年来,鹿邑县作为老子故里积极组织开展了“老子文化”研讨,重修兴建老子遗迹,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等一系列老子文化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除组织开展了太清宫遗址调查与考古发掘外,还成功地举办了老子邮票首发式、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老子诞辰祭祀大典、老子圣像开光庆典、世界李氏宗亲联谊会、祝福纳祥和谐——老子诞辰庆典、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书法展、道教祖庭揭牌仪式、2008中国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并于2006年成功恢复了为期一个月的老子庙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