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2日 星期二

    “高校学报出路何在”系列报道②

    告别“全、散、小、弱”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22日 01版)

        本报3月21日头版,刊登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姜朋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一封信《高校社科学报向何处去?》,尖锐严肃,振聋发聩。

        欲知“去脉”,先说“来龙”。1906年,我国第一个大学学报《东吴月报》创刊,这是高校社科学报百年历史的开端。民国时期相继创刊的《清华大学学报》、《北京大学月报》、《燕京大学学报》等汇聚学界名流,引领了学术“经世救国”的潮流。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和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高校学报都适应了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发挥着学术之公共平台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校学报数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其整体发展却开始与学术水平的进步脱节。尤其是在世纪之交以来,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千家学报,几家被识?

        我国有1300多家社科学报,每年刊载论文不少于18万篇,但除少数名校学报外,所刊载论文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屈指可数。有相当数量的学报发表的文章几乎不被引用和转载,因而没有什么学术影响,以至于有“学报生产垃圾”之诟病。

        从《东吴月报》的创刊词“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到《北京大学月报》的使命“以刊载本校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学术论文为主”,综合性、内向性的办刊理念成为高校社科学报的定位特点。在中国现代学术处于移植和发端期、学术研究机构有限、学术研究大多呈宏观和综合性特征的时代,少量的综合性学报无疑能够满足学术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学术研究已全面融入国际学术潮流,日益向专业化、纵深化发展,高校数量也由解放前的66所发展到2000多所,但高校学报却仍因循着泛综合化、自留地式的办刊模式,与“学术期刊应是有明确专业分工的公共平台”这一国际通行的定位渐行渐远,弊端日益显露。“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成为学报难以治愈的顽疾。

        早在2002年召开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就已明确指出高校学报中普遍存在的“全、散、小、弱”现象。“全”是指每家学报选题内容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因而形成综合性、趋同化的办刊模式。“散”是指学报内容的布局是一种粗放式的学科拼盘,貌似综合,实则堆砌;同时各个学报各自经营,互无联系,虽有数量之名却无规模效应之实。“小”是指发行量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小,因而学术影响力小。“弱”是指质量弱、实力弱,因而在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弱,难以与中国社科院所办的综合性杂志相比,更别说与各专业杂志抗衡。

        体制突破,知易行难

        学报之困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多年来,高校学报“一校一综合刊”的体制格局,使学报定位不清。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结构大致相仿,由此办出来的学报也是学科齐全,与国际学术期刊格局大相径庭。从欧美学术界的历史和现状来看,除极个别顶尖的综合性期刊外,最普遍和最有影响的学术期刊都是专业期刊。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经抽样检索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报刊处2010年编制的国外期刊数据库(约十万种期刊,包括文科和理科),国外大学主办的期刊787种,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期刊452种。在452种文科期刊中,社会科学综合类期刊仅有19种,其余均为各学科专业期刊。而在19种社会科学综合类期刊中,真正为综合类的只有2种,其他为跨若干学科的期刊。

        据《南京大学学报》执行主编朱剑的研究,专业期刊是最切合学术发展需求和最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在综合性和专业性期刊的数量关系上,后者应该占据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才能适应和满足科研需求,因为综合性期刊的生存首先需要有大量的专业期刊做支撑。但高校学报的情况恰恰相反,一方面,“近千种刊物是同一个定位,对于每个刊物来说,就等于没有定位”(袁贵仁语);另一方面,缺少精深的专业问题研究的支撑,综合性的选题必然变得空洞、浅薄,由此办出来的综合性期刊也必然是质量不高,难遂人意。同时,跨越了多学科的综合性期刊很难培养起各专业学者对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而天然疏离于读者和学者。

        进而言之,这样的泛综合化期刊要走向世界,成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期刊,更是没有可能。清华大学著名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李伯重教授指出:“欧美学术界的评价机制比较简单,即同行评议,因此大家关注的都是专业期刊。

        像国内这样多的综合性期刊,在欧美学术界是不可想象的,也是难以生存的。”

        为了摆脱同构的困境,一些学报大力发展特色化道路,通过选题特色、栏目特色、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来弥补体制的缺陷。但由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专业归属问题,特色化道路也不可能走得很远。可谓知易行难。

        名刊工程,路在何方?

        针对高校学报中普遍存在的“全、散、小、弱”状况,2002年教育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即创办“名刊工程”:“通过国家(包括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和主办单位)的支持和学报的改革,在5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能反映我国高校学术水平和学科特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社科学报及其特色栏目。其中培育出5至10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科学报。逐步改变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

        2004年初,名刊工程正式启动(2003、2006、2009年,教育部先后组织评选出三批26家大学学报入选名刊工程,具体名单见文后附录)。7年多来,各名刊学报使尽了浑身解数进行名刊建设。工夫不负有心人,据来自相关评价机构在影响因子和文摘率的统计数据表明,各名刊学报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和影响力有了明显提升,甚至超过了社科院(联)系统的综合性杂志。

        但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名刊工程取得了明显实效,在各大名校认可的一流期刊和权威期刊的行列里,却依然难觅名刊学报的踪影,“国际知名”的目标更是遥不可及。而且,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展开和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推进,以综合性为主的高校学报又将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那就是一些完成了体制改革的著名出版集团很有可能会像国际出版集团那样挺进高校,填补高校权威专业期刊的真空,创办打破校域界限、统摄高校科研力量的一流专业期刊。到那时,高校学报在学术界将更趋边缘化。

        “作为大学学报的主编,大家都很焦虑。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杂志,都一直在苦苦思索学报的出路。”《复旦学报》主编黄颂杰向记者表示。《武汉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叶娟丽也认为,与其在传统模式与陈旧体制下苦苦挣扎,不如现在就当机立断,主动解困。

        但出路在哪里?名刊工程继续发展的前途是什么?高校学报面临抉择。

        本报记者 薄洁萍 

        链接: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入选期刊

        第一批入选11家,于2003年12月公布:1、《北京大学学报》;2、《文史哲》(山东大学);3、《南京大学学报》;4、《中国人民大学学报》;5、《复旦学报》;6、《北京师范大学学报》;7、《思想战线》(云南大学);8、《厦门大学学报》;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0《南开学报》;1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第二批入选8家,于2006年7月公布:1、《武汉大学学报》;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3、《浙江大学学报》; 4、《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5、《广西民族大学学报》;6、《当代经济科学》(西安交通大学);7《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8、《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第三批入选7家,于2010年3月公布:1、《清华大学学报》;2、《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3、《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5、《四川大学学报》;6、《兰州大学学报》;7、《南京师大学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