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广大考生关注的自主招生考试已经进入面试阶段,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刚刚举行过的笔试试题仍然怀有强烈的兴趣。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沈献章,请他介绍“北大系”和自主招生作文的特点。
“清华系”自主招生联考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有人说,忧患意识包含危机意识、预见意识、防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中华民族有忧患意识传统,不过有时浓有时淡,有人有有人没有,有人认为领导要有群众可以没有,有人认为精英要有普通百姓不必人人都有。
你对忧患意识是怎样认识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想和认识。
“考查内容温和、平稳、适中,不偏不难,没有偏题、怪题、难题,学生有话可说。”是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沈献章对“清华系”阅读与写作(中文部分)试题的总体评价。
但沈献章说,尽管整张试卷绝无“超纲”的内容,他仍强烈地感到,“试卷形成了阶梯式的难度。切入容易,深入难,真正要得高分并不容易。”
他说,阅读与写作对考生的能力以及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是只有参加竞赛的考生才能做出来。在一个半小时里,完成试卷文字量的阅读及不少于800字的写作,应该不紧不松。
对于古代诗文阅读部分,沈献章说,试题所选取的作品出自中学生非常熟悉的词人辛弃疾,这显然会让考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突兀感和陌生感;而有关《南齐书·良政》部分的断句,则很有北京特色。“北京的高考语文试题中也考过文言文断句,不过要断得非常准确也不容易,且断句是文言文最基本的考查,其他省份的考生也不会陌生。”沈献章对此给予肯定。
至于最受关注的作文题,沈献章首先感觉,这个作文题应该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话题,人人有话可说,甚至可能会有学校平时写过。他说,这个题容易把文章写平淡,要写得有思想性不容易。
“‘忧患意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言警句,因此这篇作文并不难。而且试卷中给出的材料和解说,已对考生提供了一定的写作思路,虽然考生在写作时也可采取逆向思维,认为不必拥有忧患意识,但我认为参加这次考试的人都是中国未来的栋梁,‘不应该有忧患意识’的思维还是不恰当的。”沈献章分析说。
沈献章特别指出,写“忧患意识”,需要考生多关心时事,多关心生活。想要深入地论述,需要学生平时丰厚的材料积累。
沈献章最后说,判断一个作文题是否是好题,要看它的开放性和限制性结合得好不好。“这个题既有开放性又有限制性,应该算个好题。”(本报记者 丰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