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6日 星期三

    将灾难转化为进步力量

    ——海原地震博物馆参观记

    《 光明日报 》( 2011年03月16日   06 版)

        历时两年兴建的海原地震博物馆,终于在海原大地震发生90周年之际开门迎客了。

        作为曾为兴建博物馆呼吁过的记者,我应邀参加了纪念活动并有幸成为第一批参观者。

        海原大地震,发生在1920年12月16日,震级达8.5级、烈度达12度,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震级最大、烈度最高、波及范围最广、震害最惨烈的地震之一。虽然过去90年了,但海原大地震留下的遗址、遗迹仍然历历在目。这些遗址、遗迹,是极为难得的地震地质资料,对研究断裂带活动规律更是具有不可多得的价值,因此被众多专家誉为地震研究“活的实验场”。而在海原境内及周边地区形成的地震文化,既丰富多彩,又颇具特色,也值得深入探究。

        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效开展地震研究、地震灾害评估、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做好应急救援工作,也为当地增加一个颇具科技内涵和观赏价值的文化景点,宁夏有关部门决定在海原县旧城区兴建多功能、公益性的海原地震博物馆。

        博物馆分三期建设,包括海原地震纪念馆、海原大地震纪念碑、缅怀广场和纪念墙、地震模拟厅、世界地震博览厅、抗震救灾指挥大厅、学术研讨厅、展示纪念厅和地震科普教育厅等。现在建成的是海原地震纪念馆。

        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海原地震博物馆,是个不规则的建筑物。走进纪念厅,首先看到的是沙盘模型,上面生动地展示了237公里的海原地震活动断裂带及11处地震遗址。而一口明代古钟上的铭文,清晰地记载了当时地震的状况,反映了海原自古多地震的历史。

        记者看到,一件件历史资料,一幅幅地震图片,一个个地震实物,一台台地震仪器,一本本研究专著,分别从不同侧面复原了地震惨状,展示了历史原貌,介绍了科研进展,宣传了科学防震知识。有些展品难得一见,十分珍贵。其中,有关海原大地震的考察资料和研究专著蔚为壮观,凝聚着几代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尤其令人赞叹。

        记者明显感到:富有创造精神的海原人民,正在将灾难转化为财富,书写新的历史。(本报记者 庄电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