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2日 星期六

    东莞市委宣传部部长王道平——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12日 16版)
    王道平在“文明出行良好市民”红板上签名。郑志波摄

        提起东莞,人们脑海里浮现的便是“富裕”二字。近日,一个“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榜”出炉,东莞蝉联榜首。不久前,东莞提出5年投入50亿元大手笔建设“文化名城”的宏伟目标同样备受关注。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道平说,东莞不仅要让老百姓富“口袋”,更要让老百姓富“脑袋”。

        如何让老百姓脑袋“富”起来?王道平说,文化名城建设便是最有效的实现途径之一,要让市民真正参与进来,乐在其中,被称作“我们的节日”的东莞文化系列活动给市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节日。东莞寓教于乐,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东莞市系列文化活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唱响红色文化、做大特色文化,让市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

        “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定要求文化发展上个台阶”。王道平介绍说,2001年至今,是东莞文化新城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的10年,东莞逐渐形成了“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和“音乐剧之都”的“三城一都”城市文化发展格局,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东莞文化惠民工程,基本构建了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活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增强。

        今年是东莞“十二五”开局元年,也是“文化名城”破题之年。王道平说,东莞迈出了从“文化新城”向“文化名城”跨越的新步伐,掀开了建设“文化名城”的历史新篇章。东莞产业结构要转型升级,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就一定要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

        如何才能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王道平认为,学习是一个基本途径。东莞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增强城市软实力、推进文化名城建设和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探索一条有东莞特色的学习型城市创建之路。以“东莞学习论坛”为龙头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局面活跃,以“市民学堂”、“机关大学堂”、“网络学习天地”、“社科普及周”等为载体的理论宣传普及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有声有色,特别是在2010年,东莞市领导带头闭门读书的新方式进一步带动了各级党组织学习活动的深入。

        东莞连续举办了5届读书节,利用“图书馆之城”的优势,大力实施“全民读书工程”,加快“员工书屋”、“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建设,完善和扩大“流动图书馆”、“送书下基层”等学习服务体系。东莞与国家图书馆签约,建立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东莞分馆,积极打造“网上购书看书平台”,24小时借阅,市、镇、村、企业、学校图书馆可以联网,积极倡导市民开展数字阅读。

        王道平十年前在《每天挤一个小时读书,如何?》文章里曾大声疾呼:每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每天都要挤出1个小时的时间读书。而对于那些嫌书价贵而不读书的人,王道平劝导说:“少抽一包烟,多读一本书吧。”书香东莞,全民阅读的氛围开始形成。“读书使人变聪明,变得高尚、高贵,使社会朝向更文明的方向前进。”王道平还透露东莞将研究推出“市民购书、政府补贴”奖励办法,鼓励市民多购书、多读书,在全社会大兴爱读书、读好书、勤学习、善思考的学习风气。

        让王道平欣慰的是,东莞文化建设阔步前行,在品牌打造和精品创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国几十名作家到樟木头定居,自发形成了“中国作家第一村”,“村民”王十月的中篇小说《国家订单》去年荣获了第五届全国鲁迅文学奖,曾小春《公元前的桃花》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实现了东莞在国家级文学奖项上的零的突破。去年,东莞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创作文艺精品有数百件之多,其中原创音乐剧《蝶》荣获文华大奖特别奖、舞蹈《绣》荣获群星奖舞蹈奖、女声独唱《梦·乡情》荣获群星奖音乐奖、木鱼歌说唱《三个箩卜一个坑》荣获群星奖曲艺奖、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荣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金奖。东莞打造了“我们的节日”、文化周末、东莞读书节等一大批有较大影响的文化活动品牌。文化产业被东莞市委市政府列为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成功举办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国际印刷展等国家级展会。

        本报记者 朱伟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