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9日 星期三

    民生水利基层故事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9日 08版)
    樊建设在田里挖垄沟。本报记者 何平摄
    沈天柱用上了自来水。本报记者 谢文摄
    覃义伟整理水柜上方的沉沙池。黄彩莲摄

        “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7356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摘自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惠民 黄河水,到地头

        本报记者  何 平  赵秋丽

        春回大地,浇麦的时候到了。3月8日下午,山东省惠民县清河镇樊前村的麦田里一派忙碌,有人开挖垄沟浇麦,有人在刚浇过的麦田里追肥、松土、保墒。

        几天前就听村里用水协会的人说要开引黄闸放水了,今天水终于来了。正在田里开挖垄沟的村民樊建设笑眯眯地点着一根香烟,深深吸了一口。今年他种了两亩多麦子,眼前偌大的一片田地里麦苗已露出了绿色的尖尖头,正攒足了力气向上生长。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旱了100来天,越冬水没浇够,这次总算盼来了返青水,等麦苗咕咚咕咚喝足了水,保准又是一个丰收年。

        离樊前村15里远的白龙湾引黄闸已经打开,黄河水正顺着挖掘好的引道汩汩流过水闸,进入宽阔的东干渠。得益于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的实施,如今,一条两公里长的支渠把樊前村的麦田连了起来,解决了昔日灌排“卡脖子”难题。

        去年3月底,当地水利部门给村里新修了灌溉渠,自从有了这水泥渠、铁闸门,樊建设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地像过去那样水大被淹、天旱灌不上水了。在新修的渠首工程不远处是上世纪50年代末建的老闸——4个过水涵洞有两个坍塌,闸门是两块破木板,浑身是洞,排水排不出,蓄水蓄不住。“过去老闸门不顶用,光在自己田里折腾也没用。”2009年的那场大旱,他家的收成减产了一半。

        往年大旱,麦苗干渴,樊建设常常为不能及时浇上地而上火。用了50多年的干渠严重老化,杂草丛生、塌方淤积,有水流不进,抽水水不来,每亩灌溉成本高达60多元。“那时的渠道像筛子,上游放大水,下游不见湿,每季的播种时间都比其他村晚半个月,产量也要打八折。”如今,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黄河水可以自流到田间地头,樊建设笑了:“一顿饭工夫就能把地浇个透!”

        (本报山东惠民3月8日电)

        南漳  再不用和黄牛喝一塘水了

        3月8日早晨,搭管子从院里的龙头引水浇了屋前的青菜后,旧县铺村村民沈天柱闲着没事,就出了院门,沿新铺的水泥路下了坡,到以前经常挑水的堰塘遛了一圈。从自来水进院后,沈天柱再也不用跑老远去“坑里”排队挑水了,他只管照看好家里的12亩地、几口猪,给蔬菜浇点水,生活感觉上了一个档次。

        旧县铺村位于湖北省南漳县九集镇,南漳属鄂北岗地,这里降雨少,加上土层蓄水保水能力差,“天晴三日一把刀”,是湖北有名的“旱包子”。每年5月到9月,缺水更是村民最头疼的事。

        沈天柱家喝的水是从37公里外的石门集水库引来的。石门集距县城20公里,靠拦截汉江水系蛮河支流清凉河蓄水。以前,水稻生长的季节,石门集水库通过引水渠把水放到九集镇各村,村民再把大大小小的堰塘灌满。沈天柱家以前喝的就是堰塘里的水,他形容那是“跟老黄牛一口塘喝水,和大头鱼喝一洼水”:老黄牛甩着尾巴在池塘那头喝水,大头鱼在中间游来游去,沈天柱就在池塘这头往桶里舀水。有时候挑回去的就是泥巴水,先要沉淀一会,加明矾净化后烧开才能用。堰塘的水不够用,沈天柱又是挖坑蓄水,又是打井,这些没经过消毒处理的水,“喝了闹肚子,得病的不少。”沈天柱说。

        如今,压水井旁边是新建的自来水池,白色的瓷砖上写着“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落款是南漳县水务局。拧开龙头,清凉的水就哗哗地流了出来。旧县铺村的所有饮用水都是通过管道从石门集水库引过来的。水库水在净化水厂沉淀、消毒、净化,经调节蓄水池和加压泵站,由供水管道连入各村,村民只要自己掏点钱买管道把水接到家里就行了,从此再不用和黄牛喝一塘水了。

        自来水入户后,村里流行起装太阳能热水器。沈天柱家有两个卫生间,他也花了3300元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和浴霸。站在铺了大理石地板的浴室里,沈天柱打开喷头,细细的水线打在手上:“现在洗澡比原来用黄泥巴水强多了。”沈天柱又趁家电下乡添置了一台洗衣机,现在洗衣服也不用去堰塘边了。

        (本报湖北南漳3月8日电 本报记者 谢文)

        东兰 走,看看我家“水柜”去

        广西东兰县三石镇四合村是个大山怀抱里的小村庄。3月8日,覃义伟老汉正准备到菜园子摘菜。谈起2010年那场干旱,他记忆犹新。“足足有半年多没下一滴雨,地是干的,山上光秃秃的,种不上庄稼我们着急啊,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覃义伟说。

        今年,覃义伟再也不用为干旱犯愁了:他有了家庭“水柜”。2010年,区里发动群众,在自家门前屋后建起了以集、贮雨季雨水和山泉为主,供干旱时使用的家庭“水柜”。

        政府每立方米补贴160元,这让大家修建家庭“水柜”的热情非常高,村民们还成立了互助组,覃老汉记得,他家修建“水柜”的时候,一天最多有30多人帮忙。

        “走,到我家‘水柜’去看看!”覃老汉提议。记者和覃义伟小心翼翼绕过刚冒出新芽的玉米苗,爬过滑溜溜的石头,不一会儿,便来到半山腰的家庭“水柜”边。这个石头砌起来的“大水缸”里,一汪约2米深的清水正随风泛起阵阵涟漪。

        “我们喝的、用的都是纯正的山泉水!”覃老汉指着“水柜”介绍:这根钢质水管通往家里,一拧开水龙头水便哗哗地流,这根胶质水管通往菜地,再也不用挑水了……眉宇间隐藏不住高兴。

        “生活用、种地也用,这水够吗?”听到记者的疑问,覃老汉爽朗一笑,给出了肯定的答复:雨季一来,山泉水就流出来,“水柜”也自然蓄满水了,“一年到头根本不用愁”。

        “今年元宵节后我就种上玉米了,还专门买了抗风、耐旱、高产的种子,预计产量可达3000斤!”在清冽的春风里,覃老汉憧憬着今年的收成。

        从“水柜”下来,覃老汉的老伴韦大娘给记者端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来,尝一尝,自家做的!”记者尝了一口,真甜。  

        (本报广西东兰3月8日电 本报通讯员 李 静 本报记者 刘 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