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9日 星期三

    加快“转变”要下真功夫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9日 06版)

        特邀嘉宾:

        全国政协委员  李毅中

        全国政协常委  李庆云

        全国政协常委  刘汉元

        主 持 人: 本报记者 郭丽君 李慧 李金桀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温家宝总理的论述,广受代表委员关注和热议。

        加快转变慢不得

        记者:怎样理解“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李毅中: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在全球经济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从前那种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的格局难以为继。加快转变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要在“加快”上下功夫。

        刘汉元:2010年,中国煤炭消耗总量达到30亿吨,未来15年到20年,如果我国的GDP再翻两番,而不转变发展方式的话,消耗的煤炭将是今天的3倍,达到近100亿吨;碳排放的增加量将是不可想像的。

        自主创新是关键

        记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在哪里?

        李毅中:许多国家都意识到,谁在科技创新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自主创新决定着我们能否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历史经验表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质是新兴技术,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新兴产业。

        李庆云:在新能源领域,中国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不大,基本处在一个起跑线上。大力发展新能源,能解决我国逐年攀升的巨量煤炭消耗和原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

        刘汉元:全球制造业的30多个大类中,中国有半数以上行业的生产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英国品牌价值咨询机构发布的“2010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榜单500强”中,中国制造业品牌只有17个,且前100位都榜上无名。可见,自主创新决定着我们能否从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跨越。

        工作重点需转移

        记者:强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意义何在?

        李毅中:进入“后危机时代”,人们的关注点从此前经济增长率的高低,转向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要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能耗、治理环境。

        “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是7%,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要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

        刘汉元: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结构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为此,我今年专门提交了《将“质量强国”作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十二五”规划》的提案。我认为,注重增长的质量将是对社会财富的节约,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否则,就会出现楼歪歪、楼脆脆和三聚氰胺奶、皮革奶。

        李庆云:促转变,提高质量和效益,关键在于实施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干部考核和评价体系,尤其要重视效益、环境和民生指标,让考核机制真正发挥“促转变”的指挥棒作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