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5日 星期六

    滦县:兴隆庄中学的早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5日 08版)

        3月4日清晨5点40分,月牙在南方的天际上徘徊,兴隆庄中学的殷川老师起了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兴隆庄中学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县古马镇兴隆庄二村,现在有35个教师,共8个班318名学生。

        洗漱完后,殷川打开电脑上网查阅李白和今天要讲的《行路难》一课的资料。兴隆庄中学有两个毕业班,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她是这两个班的语文老师,还兼了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些年,她这样的乡下中学老师,经常有机会参加县教育局和学区组织的各种培训,时不时能听到市里名家的课程。殷川仔细研读了李白的生平、《行路难》的写作背景,草拟了几个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

        6点30分,殷川收拾好资料,朝教室走去。走过挂满奖状的体育训练房就是教室,这是一排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平房,朝东的墙壁上刷着“与普通话携手 与规范字并肩”,字体已经有些褪色。殷川说,县里新近拨了58万元翻新费,不久这里会是另一番模样。在多媒体教室的隔壁,毕业班的学生已经趴在堆满了书的课桌上开始了晨读。殷川检查了学生前一天的知识点,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后,已是早上8点,她赶到办公室开始备课。办公室是教室改成的,中间是取暖的煤炉,底下缺了一角,上面一根管子将煤气导出屋外。

        语文课是第三节。学生们齐声朗读《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殷川点评说,同学们对作者心境体会不够。她从李白的遭遇讲起,详细分析了这首诗的由来,李白深感仕路之艰难,就有了这一名篇。教室里很安静,语文课代表徐静波托着下巴,沉浸在了老师的讲述里。

        殷川问:“为什么李白这么难过?”学生李炳春举手说:“因为他的理想没有实现。”李炳春是班长,成绩很好,也非常懂事,爸爸在秦皇岛当建筑工人,妈妈在家务农。他说自己以前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现在则想做个文学家。殷川用赞许的目光示意他坐下,顺势引导说,通往成功和理想的路上会有很多困难,不要在低谷中失去信心。

        三月的阳光透过明净的玻璃照在学生们的脸上,带着新鲜的理解,他们再次朗读起李白的《行路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报记者 谢 文  本报滦县3月4日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