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5日 星期六

    建立三个机制发展战略新兴文化产业

    ——访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代表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5日 07版)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目标,如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就此发表看法。

        徐龙代表介绍,目前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且产业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全球主要国家创意产业产值将达到8万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销售收入。在我国,近年来网络游戏市场规模扩大了100多倍,网络音乐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年均超过50%;到2010年底,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日销售能力已超过350万次,用户达4亿,收入超过60亿,远远超过传统唱片行业的规模。徐龙强调,这些数据表明,在信息社会,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视频、在线游戏、手机阅读、手机报纸等各类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发展数字产业大有可为。

        目前,通过互联网运营平台,直接利用肢体来完成人机互动、在线互动及竞技健身的体感游戏,正成为虚拟生活与现实世界相结合的新潮流。徐龙认为,这种“体感”技术开创了人与机器互动的新模式、新领域、新空间,未来体感技术将逐步从游戏领域、娱乐领域全面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乐趣。 

        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网络为基础,以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开发运用为主体,是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的特征。这一新产业包括内容创意、智慧创业、数字生活、网络文化、工业设计、数字出版、体感娱乐等。徐龙代表强调,智慧创业、数字生活、工业设计和体感娱乐等,应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

        徐龙代表建议,发展战略新兴文化产业,应建立三个机制:一是“新兴文化产业创新机制”。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新兴文化产业基地群,形成各具特色、重点突出、优势明显、效果显著的文化创新“集市”;二是建立“新兴文化产业资本融合机制”。推动国家、地方、民间多方参与,融合“文化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持续扩大产业市场规模;三是建立“新兴文化产业联合监管机制”。

        徐龙代表建议,大力推动智慧创业,通过建立全国网络创业创意平台,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分成模式,有效解决青年创业就业问题。(本报记者 吴春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