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藏的神思遐想久矣。从少年时代起,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马队,响着鼓乐,在崎岖山路上向拉萨行进;庄严典雅、肃穆巍峨的布达拉宫沉稳有力的鼓角声;雅鲁藏布江上急流勇进的皮筏;驰骋在水草肥沃牧场上的彪悍牧民;满山遍野的野花、青稞……就一直令我神往。多少年来,这些景象始终萦绕在心头。而当今,高高矗立在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上的五星红旗,飞速行驰在雪域高原上的现代化列车,一排排高科技开发区的大楼和厂房,更使我渴望到祖国西南边陲——西藏一游,亲眼见见那神奇美丽迷人的风貌。难得的是,在我出行之前,画家们送来了参加“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中国油画展”的畅写今日西藏的大画作,这使我人还未动,却有了一次难得的西藏画中游。这些画作,虽是写生西藏的风景油画,但包含着深刻的意义——作者们热情讴歌了西藏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艺术家杨尧的《林芝鲁朗林海》,使人如身临其境地领略了西藏高原大自然的美丽风光。画面舒展大气、辽阔深远。作者充分发挥了油画焦点透视的功能,描绘林间景色,透过云层的光线,林木的深绿色渐趋展现,重色描绘的茫茫灌木丛林衬托出苍劲挺拔的云杉,由近及远,树木渐渐变小,光色的对比变化,显示出林海空间的广阔无垠。作者深谙中国画写意真谛,将写意的审美思维融入写生创作过程中,通过构图、色彩的处理写出了一种古老而神秘、幽静而深邃的意境,使人恍入林中。
林芝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被称为西藏的江南。朋友们形象地描绘说,鲁朗林海两侧是青山树林,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灌木丛,远看犹如一片无尽的海洋。林海中部是草甸,时不时可看到牛羊在悠然吃草。林海中溪流蜿蜒,野花在微风中摇曳,散发芬香。山间云雾,时聚时散。雪山林海,云涛彩霞,一岭四季,十里九景,沃野万顷,清泉百转。辖区内的鲁朗小镇风景优美,有“中国瑞士”之誉。木篱笆、木板屋、农牧民的藏式村落,星罗棋布,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天然画卷。杨尧先生的画作,取美景之精华,融内心之情趣,遂使画作更具灵动之气。
西藏的自然风景美丽,但在西藏和平解放以前,却是百万农奴的人间地狱。是毛主席、共产党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进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新纪元。西藏民主改革已经过去50多年了。西藏同胞和全国各族兄弟姐妹一起跨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让西藏人民和全国人民振奋,也让世界称赞。
号称世界上最难修的青藏铁路,是西藏经济建设的一项为世界人民瞩目的辉煌成就。它从西宁到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
从介绍资科中,我得知青藏铁路在建设中,建设者们引以自豪的一项成就,是铁路桥的建设。总长约160公里,各种功用不同的铁路桥,催生出中国铁路史上一道壮丽的桥梁风景线。最高的三岔河大桥,最长的清水河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沱沱河大桥,都是宏伟壮观的现代化特大桥。横跨昆仑、穿越唐古拉、雄贯拉萨河的众多大桥,都是兼具冻土隧道和野生动物通道两种功能的环保桥。这些桥,银色桥墩孔孔相连,长而不高,与广阔草原协调相配。
拉萨河上新建的特大桥,风景更靓丽。它与布达拉宫遥相对望,纯白色的桥体宛如洁白的哈达,主桥桥墩犹如牦牛腿般强劲有力,引桥桥墩则如雪莲花一样美丽。铁路桥的建设增添了青藏铁路的无限风光。为配合铁路通车后的交通建设,在相距拉萨火车站不远的柳梧地区,还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雄伟的公路桥:拉萨柳梧立交桥。大桥全长1666米,宽29米,上下六车道,从火车站通向拉萨市区,也是中尼公路、109国道共用的大通道,是拉萨市的交通枢纽。
画家胡朝阳的风景油画《拉萨柳梧立交桥》,用画笔描绘了这座通向幸福之路的大桥,是风景写生,但有中国画的写意。画幅壮观有气魄。远景蓝天开阔,白云飘动,群山环绕,色彩鲜亮;近景是开阔平坦的柏油路向远方无限延长,路两旁的白色圆拱状的桥栏,结构新颖美观,既增强了画作的真实感,也显示出了今日西藏的现代化气息。几位点景人物桥上悠闲散步,则为画幅增添了几多生活气息。这幅画,使人心头为西藏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而荡漾起愉悦、自豪的审美感。
油画引发我查阅资料。从资料中可明显看出,西藏经济和社会的蓬勃发展,使西藏民生大为改善,人民得到了实惠。2009年,国家统计局的西藏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了12.4%,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固定资产投入比上一年增长了22%,社会消费品的总额比上一年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20.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589元,连续4年保持了13%以上的增速。
截止到2009年年底,西藏安居工程已经完成了23万户,12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居住条件比较差的80%人家都住上了新房子。老百姓乔迁新居的时候,搬上新家具,敲锣打鼓,牵着牛,给牛都戴上哈达和大红花。主人在前面拿着五星红旗,首先把五星红旗插上新居屋顶,以表达对党、对祖国特殊的感激之情。
资料中有一段记载很感人。2009年国庆节前夕,为庆祝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党中央、国务院特赠送礼物给西藏农牧区群众。礼物中除了农用运输车外,还包括大批应急照明灯和广播电视接收器,以及向“三老”人员发放慰问金、为生活困难群众发放补贴等等,价值总计5.3亿元。驾着新车回乡的仁布县农民次仁满心欢喜地说:“感谢党中央、国务院!这些年来,每当我们西藏老百姓有什么需要,总能得到来自北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准备搞运输,这车正派上用场。”
西藏与北京,距离遥远,但中央惠民政策的春风却每每最先吹播到这片高天厚土。2009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更加关注西藏的民生事业,明确提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央的要求是,要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面临的突出问题,把体现农牧民利益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统计显示: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转移支付累计达2019亿元,其中2001年至2008年,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1541亿多元,占同期西藏总财力的93.7%。藏族人民衷心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和党心连心,高原连北京。“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藏族同胞挂在嘴边的这句谚语,已成为西藏各族群众与党和政府水乳交融的最好写照。
每年的7月底8月初,在庆祝丰收的藏族旺果节里,广大农民穿着节日的新装,赛马、赛牛、射箭、投石、摔跤,欢歌乐舞庆丰收,表达全心全意跟党走的心情。到藏族农村写生的画家谢森,与藏民同欢共乐,饱蘸欢乐激情的画笔,跳荡出了优美的画作《丰收舞蹈——塔杰村的旺果节》。在这幅画中,他不仅写出了藏族民众的能歌善舞,而且写出了藏族民众对新生活的热爱和欢乐,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赞颂。
画作描绘的是,在一面敞开的大帐篷里藏族群众欢歌乐舞的情景。透过敞开的帐篷,一眼望到的是碧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游动的白云,鲜明地点出了西藏的地方色彩,使画幅生意盎然;淡淡的黄褐色的大帐篷高高撑开,上面还有反映藏文化的美丽的图案,暖融融,喜庆吉祥;画前一排跳着喜庆舞蹈的男女青年,在音乐旋律之中深情地欢快舞动,致使身影在视线中已有模糊,却增加了蓝天白云下舞者的动感,烘托出了节日欢庆的气氛。画作告诉人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藏族人民,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西藏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人文景象的绚丽多姿,催动着这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新生。古老而高大宏伟的拉萨布达拉宫,旧貌换新颜。布达拉宫层层镏金瓦飞檐,覆盖着银白色的积雪,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愿这象征着藏文化智慧和创造力的布达拉宫,给西藏人民带来福祉。画家孙浩抱着这样美好的祈盼和祝愿,完成了他的油画大作《祥云》,向世人展示了祥云环绕的布达拉宫在社会主义天地间的新面貌。
广阔、浩渺、深蓝的天空上,白云悠然地盘旋浮动,白云下,布达拉宫的外围宫殿白宫,宫墙洁白,环护着上座的红宫,群楼重叠,红白相间,意味深远。那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地方;那红宫,是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宫墙泛红,令人肃然起敬。坐落有序的布达拉宫,在画家富有诗意的笔下,意境神奇而安详,仿佛是圣洁和庄严的化身。
资料介绍,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海拔3700多米、起基于玛布日山南侧山腰、一百多米高的布达拉宫,沿着山势蜿蜿蜒蜒伸展到山顶,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布达拉宫全部是石、木结构,下宽上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它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最富于浪漫和神秘色彩的宫殿式建筑群;我们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孙浩先生把它艺术地再现了出来。
与孙浩先生大作异曲同工的油画《布达拉宫》,是杨尧先生的大作。画的上方以天空中开阔的白云作背景,画的主体,红宫,居中,宽阔伸展的洁白的宫岩墙四周维护,红宫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托起;山底部茂密的灌木丛林,与厚重绵长的淡白色围墙相呼应,更烘托出主体的神秘和无形的力量,凸显了布达拉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
布达拉宫蕴藏的宗教文化典籍、壁画、各类文物和珍宝之丰富,举世闻名。据记载,在布达拉宫大大小小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里,几乎都可以看到壁画。壁画的内容多为宗教题材,譬如:各类佛、菩萨、护法神和西藏佛教大师莲花生、阿底峡、宗喀巴、历代达赖的画像以及佛经故事、宗教神话等。也有取材于历史或生活习俗,譬如:唐皇五难吐蕃求婚使者、文成公主进藏、修建大昭寺、初建布达拉宫、第五世达赖觐见清顺治皇帝、清廷派固始汗觐见第五世达赖、第十三世达赖觐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等历史事件及传说。这些壁画题材丰富,画笔精细,色彩鲜艳,都是稀罕少见的艺术珍品。
布达拉宫收藏的历史文物,也极为珍贵。最值得重视的是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关于西藏的各种封敕达赖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以及清乾隆皇帝为挑选达赖喇嘛转世灵童而设的金本巴瓶。
在布达拉宫收藏的大量藏文经卷中,有稀世珍宝《贝叶经》、明永乐八年藏文硃版《甘珠尔》、清雍正皇帝送给第七世达赖的北京版藏文《甘珠尔》。宫中还藏有历代唐卡、明清锦缎、瓷器、珐琅、玉器等。这些历史文物表明了西藏地方政权和中央政府的臣属关系以及西藏和中原地区的频繁交往。
1989年和2001年,国家拨出巨款,对布达拉宫进行了多次修缮和保护。现在,这座举世瞩目的古代建筑焕然一新。
读罢这几幅优秀的油画,看过相关的有关西藏的历史资料,对西藏今日的繁荣和发展、人民的幸福和安康,有了更深刻的整体认识和了解;对党和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政策,也有了进一步的科学理解。这样的油画,这样的创作,应该大力提倡。有人说,风景画不适合反映现实。而杨尧等几位先生的作品,则作了最好的回答。风景画,可以反映现实,即使是历史题材,也有这样的功能。古代中国的山水画,有山,有水,有月亮,有树木,有艺术境界,这是不是纯风景呢?表面看好像是,其实也不是。古人中的山水画知音者,其实不过是和画者价值观、艺术观相同、相近者,作画观画,都是借景抒情。新时代的老百姓希望在画景中有现实生活的折射,能体会到现实的情感,即使是画历史题材的景点,也希望能产生与现代人的共鸣。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属于大多数的社会成员,这个道理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西藏还没去,先做了一次画中游,收获良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