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的农民,15年来没花政府一分钱,在村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起温都水城、滑雪场、五星级酒店、养老院、幼儿园,引进三甲医院和大学,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仅使村里1500名居民实现充分就业,还吸收外来人口7500多人,在住房、医疗、就业、入学、养老等方面,享受到的待遇不逊于城市居民。一见面,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委员,便向记者讲起了这样一个故事。
“郑各庄是农民自主型城市化的典型代表。”蔡继明委员切入主题:“所谓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是指乡镇集体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不经过土地征用,在集体土地上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农民生产方式转变与分享经济成果的模式。”
事实上,在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的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农民自主型城市化保障了农村集体土地权益,使农民充分享受到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还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但郑各庄模式目前还难以复制。”蔡继明委员介绍说,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建设必须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意味着,凡是在集体建设用地上投资兴建的基础设施、酒店、写字楼等,不仅无法在银行进行抵押贷款,成立的企业也不能注册为上市公司,这限制了农民自主型城市化的进程。为此,蔡继明在《农民自主型城市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创举》的提案中呼吁:“当务之急,是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的原则,实行城乡土地管理体制创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本报记者 张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