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3月01日 星期二

    立场意识、问题意识和开放意识

    吴向东 《 光明日报 》( 2011年03月01日   11 版)

        改革开放30年来,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为许多学者所忧虑的现象和问题,最主要的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的紧张甚或对立:现实性的诉求变成对现实的简单注解和附会;而出于对这种“粗疏的、肤浅的、浮躁的作风”的反拨,学术性的诉求又演变成远离现实和思想的“玄妙的自我深化”、纯粹的书斋里的学问。无论哪种做法,给人们带来的只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疏远,这种疏远又给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带来了某种不自信。

        马克思当年既无钱,又无权,但他的理论却从一种个人学说变成千百万人的信仰,变成一种运动,一种制度,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它本身所特有的理论品格和特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坚守马克思的学术传统和理论品格,无疑是我们今天破解上面提到的这一怪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其中,人民大众的立场意识、问题意识、开放意识尤为重要。

        人民大众的立场意识

        马克思始终对人民大众有着深厚的情感。梅林在《马克思传》中说道:“卡尔·马克思对最高认识的不倦的追求,是发源于他内心的最深厚的情感的。正像他有一次率直地说过的,他的‘皮肤不够厚’,不能把背向着‘苦难的人间’”([德]弗·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2页)。马克思主义也从来不是少数精英的学说,不是价值中立的抽象观念,它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者社会化了的人类,它自觉地、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代表着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大众变革社会实践、实现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

        在社会利益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意识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毫无疑问,从少数的“有钱阶级”、“有闲阶级”出发与从最广大人民群众出发所遇到的问题是很不相同的;对问题的看法、态度和结论也会有非常大的差别。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就要关心人民疾苦,倾听人民呼声,研究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攸关的问题;就要坚持以人民利益标准去思考和回答问题,为人民群众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寻找现实的道路;就要把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思想里,并用人民群众懂得的语言使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成为人民群众认识社会、历史和人生的有效思想武器,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外部客观世界和自己主观世界的有效思想武器。这样,就不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变成用玄妙、晦涩的语言去构造抽象、神秘的体系而孤芳自赏,也不会把它变成纯粹学术沙龙中的自由闲谈和窃窃私语。

        问题意识

        马克思主义据以获得人们敬意的是直面问题的智慧。马克思曾经说过:“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 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 而是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95年,第203页)理论要研究问题,就必须要和实际、和自己的时代相结合,因为“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95年,第203页)马克思、恩格斯正是敏锐地抓住了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现实的人的解放何以可能,从而把握了资本主义现实所呈现的矛盾,最终从繁芜复杂的意识形态、动机和偶然性层层包裹的历史表象走进了历史深处,创立了“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为什么还具有生命力,为什么“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也就没有将来”(德里达语),首先是因为它研究的问题还没有被超越。

        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承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和内在要求,就要坚持这样的问题意识,并把这种问题意识贯穿于理论研究的全过程。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中心。这样,才能破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破除经院哲学和繁琐哲学,破除脱离实际的抽象思辨、无的放矢的现象。

        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其他问题可以说都是从这个问题派生出来的。如果说近代中国发生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那么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无疑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迁,同时这种变迁还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世界历史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包含着大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问题,比如说科学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问题、文化价值秩序问题等等,提供大量丰富生动的具体材料和事实,“这个领域无限广阔,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2页)如果脱离这样丰富鲜活、生机盎然的实践领域和问题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一定会被实践和历史所抛弃。因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要善于捕捉这些新的问题,善于将实践中提出的现实问题提升为哲学的问题,提升为理论高度的问题,并善于对这些问题作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水平的回答。

        开放意识

        马克思一生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充分地吸取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他的理论研究从来没有预先设定一个固定不变的专业领域,而是早已超出学科之间严格的分界线。在他那里,总是以问题为中心,需要涉足什么领域就去研究那个领域。他的哲学研究从来就没有脱离过经济学、历史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的研究。19世纪70年代,为了研究俄国和美国的农业问题,马克思写有一个自然科学笔记,研究了化学、生物学等。正是这种开放意识使得马克思的学说具有一种内涵的丰富性和思想的穿透力,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同样需要坚守这种开放意识。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互开放性。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些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不是外在并加的关系,而是有着内在贯通、有机联系、互相渗透的一块整体。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就不会获得当代高度;不去研究当代经济理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缺乏现实的内容,流于空洞和抽象。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开放性。要敢于善于学习和继承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除了要充分吸收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外,特别不能离开对以中国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转换,不能离开对现当代西方哲学为核心的现当代西方文化的交流、对话和批判性吸纳。

        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意识,就要坚持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实践中的矛盾,也是人民的要求。而坚持问题意识,就要坚持开放意识。因为在这个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当代世界历史里,任何幽静孤寂、闭关自守的理论都无法和无力去面对和解答当代社会实践中的时代课题。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需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开放的意识和对话的姿态,在反思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解答人民大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使之实现无愧于时代的伟大创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