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2月27日电(记者李陈续)在持续130多天严重旱情的皖北旱区,界首市田营镇的种粮大户张小飞是心里最有底的人之一,市里修建的小农水工程覆盖着自己的160亩麦田——为了让更多的张小飞不再受到旱涝之苦,安徽已经从今春开始实施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农村民生难题为中心的多项水利工程,用10年时间实现初步的水利现代化。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境内虽拥有长江、淮河、巢湖等大江大湖,但基础设施薄弱、灾害频发和资源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等问题仍制约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在布局“十二五”的过程中,安徽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水利工作,确立了水利现代化的目标。
按照“以水兴皖、以水富民”的水利建设理念,为确保实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安徽确定“十二五”期间,在工程水利上构建“畅通淮河”和“安澜皖江”,资源水利上建设依托大中型水库和重要湖泊为源、河流为线、库塘多点的合理格局,并重点解决民生水利和生态水利问题。
大力发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民生水利的核心内容。安徽决定启动“双百、千、万”工程,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闸173座,完成100条中小河流治理;实施1000多座中小型水库加固,实施1000多座中小型排灌泵站改造;实施“万条农村沟河”清淤,扩挖20万口“当家塘”。在五年内再解决2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和改善1000万亩农田排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