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8日 星期一

    立足创新 提高质量 继往开来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十一五”成就巡礼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8日   11 版)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主编张宪文教授接受采访
    《儒藏》
    金字塔形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体系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体系
    高校社科科研经费增长情况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批成果
    2008年,汤一介先生在思考《儒藏》

        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开启了哲学社会科学新的春天。教育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启动实施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从此,“立足创新,提高质量”成为“十一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主旋律。五年来,通过实施“繁荣计划”,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战略谋划,扎实推进,有效调动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力推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快速发展。学科建设成绩斐然,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布局较为合理的学科体系;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脱颖而出;学术研究硕果累累,产生了一批有深度、影响广泛的优秀成果;对外学术交流不断扩大,增强了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高校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中的主力军地位日益巩固,作用不可替代。

        一、强本固基,服务大局:

        积极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我国长治久安的生命工程、奠基工程。教育部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国高校研究力量,积极参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各项任务。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投身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中,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中学科地位不高、科研支撑不足的问题,重点加强理论学科建设,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六个二级学科,不断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促进了学科建设与机构建设的有机结合,把为思政课教学服务作为学科建设中心任务,初步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骨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目前,全国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6门二级学科设立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增强了理论学科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初步形成。制定了马工程重点编写教材总体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精心做好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经过几年努力,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央马工程办负责的四批41种教材编写进展顺利,其中4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材已经出版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政治学概论》、《法理学》、《社会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文学理论》、《史学概论》等9本重点教材基本完成编写工作,将陆续在全国高校投入使用。同时分批启动了教育部负责的93种重点教材编写,以及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工作,并作为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通过重点教材的编写和推广使用,逐步形成以重点编写教材为核心、各种类自编教材为支撑、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材体系,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入开展。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设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大课题,重点建设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集中力量开展理论研究。几年来,在国家级主流媒体发表大量理论研究和宣传文章,出版千余部理论著作。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的《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强国之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系”重点图书;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年度报告》已成为反映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窗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和宣传成效显著。五年来教育部共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专项课题200多项,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连续几年组织编写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报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和宣传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设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和宣传”专项课题,组织高校学者深入开展研究,推出和发表一批既有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的理论宣传文章。编辑出版《高校学者解读六个“为什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深入开展六个“为什么”教育教学试点,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设立成果普及奖,评选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人文知识优秀普及读物。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扎实推进。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是中央加强队伍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十一五”期间,在中宣部、教育部等六部门组织推动下,骨干研修工作成效显著,已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的品牌项目和重要抓手。五年来,中央六部门共举办研修班30期,培训学员3000余人。各地结合实际,共举办研修班近500期,培训学员近4万人,成为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高校社科队伍培训工作。通过研修培训,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领会和把握;提高了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认识;增强了坚持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打造平台,构筑高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是教育部繁荣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科研体制改革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十一五”期间,重点研究基地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出成果、出人才、追求学术创新和国际影响力为目标,凝练学术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学术高地,产生出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造就了一批创新团队,搭建了一批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术交流、信息化建设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社会瞩目的成绩,引领和带动了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制度创新激发活力。重点研究基地以高校优势学科为依托,进行实体性建设,通过实行专兼职研究人员合同聘用制、重大课题招投标等措施,打破学科、院系、校际之间的壁垒,整合了高校科研资源,推动了科研组织创新,促进了社科研究从传统组织形式向现代组织形式的转变,促进了产学研用的结合,为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和科研组织改革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

        ——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以重点研究基地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龙头,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了一支学术精湛、作风严谨,具有多学科背景、综合研究能力的学术队伍。151个重点研究基地有专职人员近2000人,兼职人员30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约占90%,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约占70%,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达到各自总数的三分之一。五年来,重点研究基地共开发新课程700多门;培养博士研究生1万多名,50多人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超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人文社科类总数的50%;为社会各界10多万人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800多期(次)。

        ——学术研究成果丰硕。五年来,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70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近100项,分别超过各自总量的50%和75%;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100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0多项、国际合作项目500多项。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约1.5万篇,人均逾5篇;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约2000篇,被SSCI和A&HCI收录500多篇;以基地名义出版学术专著6000多部,人均近两部,其中在境外出版的著作数100多部;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50多项,占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强;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000多项。

        ——咨政服务贡献突出。重点研究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五年来,共向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2万多份,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或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的千余份。部分重点研究基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充分发挥了党和人民事业的思想库作用。

        ——示范作用日益彰显。重点研究基地的成功经验,在全国高校发挥了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全国绝大多数省市区按照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模式,建立了500多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一批高校建立了若干校级重点研究基地,投入资金数十亿元。一个由“985”工程创新基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省级研究基地、校级研究基地组成的金字塔形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平台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强化基础,注重应用: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体系日臻完善

        科研项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和重要载体。“十一五”期间,教育部适应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强化项目顶层设计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发展成为由一般项目、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等构成的适合不同研究水平、不同职称结构、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研究方式的项目资助体系,呈现出目标明确、层次分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特点。

        ——科研项目体系不断丰富。“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经费从每年几千万元迅速增长到4亿元,随着科研经费的大辐增长,项目资助体系不断完善,立项规模和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设立了马工程重点教材编写项目、重大委托项目;设立了“儒藏”工程、“清华简”这样立项经费达到数百万元至上千万元的重大专项,长期稳定资助一批学术文化工程。启动后期资助项目,鼓励高校教师潜心研究,厚积薄发。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工作重点,针对社会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廉政理论研究、教育政策与热点问题研究、港澳基本法研究等项目类别;专门设立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新疆项目、西藏项目,单独划线,扶持西部地区高校,推动西部问题研究。

        ——项目经费使用的受益面和影响力大为增强。“十一五”期间,教育部社科项目逐步扩大到面向全部2600余所普通高校(含民办高校)组织申报,改变了以往只接受本科高校申报的情况,许多高校实现了建校以来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立项零的突破,极大地调动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一般项目(包括规划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自筹经费项目)共申报69816项,总体立项数为11376项,立项率为16.29%,资助总额近6亿元,受益高校达725所,覆盖31个省区市;西部与边疆地区项目共立项501项,使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的100多所高校受益。

        ——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质量和经费使用效益显著提高。不断完善项目评审,实行了匿名评审、同行评审、评审回避、评审专家信誉保证、评审结果公示和信息反馈等多项制度,避免非学术因素对项目评审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按照出成果、出人才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或修订项目管理办法、成果鉴定和结项办法等管理文件,加强和改进项目管理;从项目开题、中期检查、成果鉴定与推广等各环节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强化科研经费预算和决算管理,项目经费专款专用,经费使用效益显著提高。

        四、提升质量,创作精品: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十一五”时期,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积极围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做出了重要贡献。

        ——成果数量和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期间高校人文社科领域共出版著作约15万部,比“十五”增长近30%;发表论文约150万篇,增长近50%,其中在国际刊物发表约2万篇,增长近60%;提交研究报告约10万篇。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第四届和第五届高等学校优秀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中,共有1074项优秀成果获奖。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出席第五届成果奖颁奖大会,观看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60年成就展,充分肯定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推出了一批优秀成果。几年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以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集合高校内外优秀研究团队和顶尖人才,团结协作,联合攻关,产出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历年立项的330多个重大攻关项目牵动高校、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所数百家,汇聚研究人员3000多名,推出学术专著680多部,发表研究论文5760多篇,提交各类咨询报告720多份。重大攻关项目已成为反映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标志,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9年首批34个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成果出版前夕,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欣然题词:“经时济世 继往开来——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成果出版”;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文库书名。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推出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学术精品。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数字化系统工程、四川大学的《中国道教思想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之洞全集》、内蒙古大学的《内蒙古通史》、中山大学的《全粤诗》等成果的相继推出,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一大批应用性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应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报告》每年定期发布“中国发展指数”;南开大学通过研究将影响公司治理水平的多种复杂因素进行科学量化,形成了系统的公司治理评价指数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决策咨询服务、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方兴未艾的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推动科研成果积极向产业化方向转化。中国人民大学组建“教授考察团”,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探讨发展大计,开创了整合全校力量集中服务一个地区的社会服务新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发挥教育学学科优势,组织数十位专家积极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调研、咨询以及起草工作。武汉大学、苏州大学通过创新科研组织模式,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合作研究。南开大学将理论研究与实际政策研究相结合,为我国参与APEC合作和我国领导人出席历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供了大量咨询研究报告。复旦大学在协助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筹办上海世博会等方面,提交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咨询报告。南京大学连续13年成功主办26期“江苏发展高层论坛”,成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思想库。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等校立足地方实际,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拓展校地合作,多元服务地方。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一大批高校积极发挥各自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主动参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央美术学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中,主动承担为中国“造型”的使命,有力展示了国家文化形象,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五、优化结构,提升能力: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最关键的是科研队伍的壮大和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地方和高校采取多项举措,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类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机制。

        ——规模显著扩大,结构更趋合理,高层次人才比重大幅提高。据统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人员总数达到42.6万人,其中女性22.1万人,占51.9%。具有高级职称者15.7万人,其中教授4.7万人,副教授11万人,分别占教师总人数的10.9%和26.0%;具有博士学位者4.65万人,硕士学位者15.26万人,分别占教师总人数的10.9%和35.8%。地方高校35.2万人,占教师总人数的82.6%;其中教授3.33万人,副教授8.75万人。

        ——加大了高端人才支持力度。在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和“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人才项目支持下,涌现出一批立足学术前沿、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了一批在各学科各专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物。五年来共支持学校聘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00多名、学术带头人近千名。很多高校设立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岗位,并给予与院士相应的待遇。各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加大了对高端人才的引进、支持和培养力度,为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加强了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以教育部项目资助体系为抓手,通过增设新的项目种类,扩大立项比例和受益面,加大资助额度,推动了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后备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专门设立“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促进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在学科前沿进行研修和开展学术交流,五年来共有2000多名文科骨干教师进入国内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进行研修。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加大了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培育力度,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做好了充分的人才储备。

        ——形成了一批优秀研究团队。依托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重大攻关项目,加强团队合作和联合攻关,在出成果的同时,锻造了一批团结协作的高水平研究团队。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和科研机构,凝聚了一支学历高、职称高的专兼职研究队伍,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高层次研究团队。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经过近20年共同的学术研究实践,已经形成有共同志趣、相互契合的“华南研究”学术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研究中心在财政学、税收学、宏观金融学、微观金融学建立了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学术团队,在国家重点学科发展中起着支撑作用;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形成了以首席专家为核心、以创新团队为基础、以重点研究基地为依托的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六、夯实基础,数字人文: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支撑体系不断加强

        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数字技术,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几年来,通过加强网络管理平台、文献基础数据库、学术期刊和学术网络建设,提升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支撑。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收藏和整合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提供多项专业化、高质量的公益性信息服务。2006年成功地将“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项目”的资源整合到CASHL平台中并开展服务,初步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服务和最终保障的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平台。五年来有计划、有系统地引进1万多种外文期刊、40余万种外文图书、1370种电子期刊、25万种早期电子图书,以及多种国内唯一收藏的大型特色外文文献;构建起了“开世览文”中心服务网站以及“外文期刊目次库”和“外文图书联合目录”两个数据库,目前共有纪录1234万多条,检索量达到4000余万次;期刊全文下载累计超过500万篇,手工原文提供40万篇。为近500家高校和科研单位提供服务,受惠用户达30多万,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了高水平的文献保障。

        ——稳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提高了高校学报的整体质量。名刊工程从2003年启动第一批,“十一五”期间又进行了第二、第三批评选,目前全国共有26家高校主办的期刊入选。名刊工程在我国期刊界和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不仅提高了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也对全国学术期刊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启动几年来,入选刊物集合学校多个学科的优势,创办特色专栏,逐步改变了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在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与此同时,确立开放理念,实行开门办刊和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逐步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提高了学术质量,有效防止学术不正之风和学术不端行为。

        ——加强“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平台建设。几年来,社科网积极采取调整栏目、面向全国高校和其他社科人士征集稿件、与其他媒体或网站开展合作、对编辑任务进行明确安排等多项措施,全面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在学界和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经过几年筹划和运作,成功推出了新版,在资讯报道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了一个面向全国的科研信息交流平台、重要研究成果展示平台和高水平学术论文发布平台,获得了人文社科研究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访问量大幅上升,日均访问人数由改版前的3000多人次上升到近万人次,日均访问页面数由改版前的1万页左右增加到近3万页,网站世界排名由改版前20多万名大幅前移至8万以内,真正起到了中国人文社科门户网站的作用。

        七、完善机制,整体推进:

        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受市场经济和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风浮躁现象,违背学术道德规范、败坏学风的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高校学风问题成为多方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教育部坚持惩防结合、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着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不断优化学术环境,弘扬高尚的学术道德,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为学术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形成工作机制。2006年成立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9年成立教育部学风建设协调小组,下设社科类学风建设办公室和科技类学风建设办公室。全国高校相继建立学风建设组织机构,重视发挥学校学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在学术研究、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制定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逐步形成领导有力、责任明确、协调配合、监督到位的学风建设工作体制。

        ——加强科研诚信教育,促进学术自律。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要求全国各高校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形式,营造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术环境。2009年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写了科研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指导性用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规范制定了标准、做出了指引。许多高校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新生第一课即邀请专家学者主讲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各高校还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开设学术规范课程或讲座,定期开展科研规范和优良学风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惩治力度。教育部先后出台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高校推进学风建设工作提供了依据。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不护短、不姑息、不手软。例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郑州大学等校,对学术不端行为出重拳,分别给予当事人解除职务、撤销教授资格、辞退或开除等处分。这些严厉的处罚措施,有效遏制了学术不正之风的蔓延,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和科学和谐的育人环境。

        ——改进科研评价,形成正确导向。教育部在调研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以更好地发挥评价工作的导向、激励与诊断作用。鼓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以提升研究质量为导向,积极探索制定符合本校特点的科研评价体系。许多高校积极探索,改革职称评审办法,推行代表作制度,改变以科研成果的数量要求作为职称评审唯一依据,适当延长评价周期,从根本上扭转了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的学术取向。

        立足创新谋发展,提高质量引风尚;经时济世写华章,继往开来慨而慷。总的来说,“十一五”期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我们坚信,“十二五”时期,通过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一定会迎来新的辉煌。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