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江苏常州的工厂、学校、社区,到处传唱着《道德歌》、吟诵着道德诗篇、讲述着身边的道德故事。每周一次的“道德讲堂”,成为常州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告诉记者:“要通过打造‘道德讲堂’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使常州成为200多万人民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
“小切口”成精神文明建设主抓手
常州市人均GDP去年已达1万美元。物质财富增加了,文明素养如何匹配?范燕青告诉记者:“我们思考,要形成常州人民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而这种准则不是政府出台的硬性规定,是由群众自发参与并形成的,惟有这样才能长久地流传下去。”
常州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酝酿通过一个“小切口”,来做好创建文明城市这篇大文章。依托常州市学习型城市建设,2009年11月,常州市委宣传部在钟楼区试点建设“道德讲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为主线,突出“善、诚、孝、强”四个字。但是,“道德讲堂”应该建在哪里、怎么讲、讲什么,大家心里都没底。
钟楼区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放手让基层群众自己去摸索、去实践。这一决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道德讲堂”在全区广受欢迎,迅速覆盖机关、学校、社区和企业。机械一社区的“青松书场”、东头村社区的“道德故事会”等一大批优秀讲堂脱颖而出。
钟楼区机械一社区宣讲员钱孟林告诉记者,“道德讲堂”的内容遵循返璞归真的原则,除了讲常州本土的历史故事,以及解析《论语》等经典著作,更多的是讲身边的好人好事。如今,钱孟林已经讲了100多场次,讲稿积累了好几万字。
“首战”告捷后,“道德讲堂”在常州全市推广开来。仅一年多,常州市已建成各类讲堂500多个,举办讲座10000余场,推荐评议各级各类优秀分子3600余人,参与群众超百万人次。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道德讲堂”在常州诞生才一年多,何以能风生水起,拥有这么多“粉丝”?
韩彤是常州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职工,去年9月她来到市级机关“道德讲堂”讲述自己与公婆相处的故事,年轻人听后很受触动。这让韩彤感悟到:“让同龄人讲身边事,很亲切,也很有说服力。”
有关专家分析,传统的公民道德教育注重于政策宣传、理论教育,难免出现单向灌输的现象,致使道德教育浮在表面,不容易“浸入”百姓心中。而常州市打造的“道德讲堂”,“重事实、轻理论;重体验,轻说教”,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事和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他们能在共鸣中感悟,在感悟后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道德讲堂”的“选材标准”是“可亲可学可为”,授课地点遵循“就近就便就需”的原则。西林村的“道德讲堂”,就设在西林家园的广场上,农民起得早,“道德讲堂”便在清晨6点“开幕”。常州市钟楼区宣传部副部长、常州市级宣讲员李国瑞还经常鼓励社区居民,“哪怕你身上只有一个优点,也能上去讲一讲”,因此“道德讲堂”时常出现“抢话筒”的场景。
2月24日,红梅街道“德伴人生讲堂”上,钟曼华毛遂自荐,要夸夸她所在的老年志愿者服务队,“平均年龄75岁,情人节组织了爱心玫瑰义卖,一个小时卖了25支呢”。宣讲员吴亚芬说,讲最敬佩的人,讲最感动的情,讲最相信的理,讲最愿做的事。
“道德讲堂”在摸索中逐步形成了“唱道德歌曲、诵道德诗篇、讲道德故事、发道德短信、上道德课堂、行道德善举”的道德文化建设新模式。
一堂“道德课”引发的思考
专家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政府亟需破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这个难题。常州市打造“道德讲堂”的创新举措,唤醒了这座城市百姓心中的真善美,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这个重要课题,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缨告诉记者,一座城市要实施道德育化工程,在形式上要遵循“三贴”原则,即贴紧百姓的道德认同、贴近百姓的道德实践、贴牢百姓的道德需求;体制上要形成长效机制,常州将“道德讲堂”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年终绩效考核、好班子考核、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考核等体系。
另外,在道德育化过程中,政府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作为常州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道德讲堂”开办一年来,常州市政府的投入基本是按照年人均1元的标准。“政府在投入上不算很大,关键要整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资源,通过积极引导,积小爱汇成大爱,让社会各界形成强大的道德合力。”
一堂堂“特殊的道德课”,正在常州城乡“开讲”。天宁区82岁的退休教师夏云秀带动社区居民捐款成立了金额达10万元的“帮困基金会”,溧阳市农村妇女虞菊伢借债替车祸后昏睡的丈夫发放15万元建筑工人工资……种种善举,彰显了常州“崇德尚善”的道德之风。
“道德讲堂”同时也成为融洽干群关系的“润滑剂”。西林村党总支书记姜建元告诉记者,近年来,西林村拆迁户增多,拆迁过程中,村民难免有些怨言。在妥善解决问题的同时,西林村开办了“六老讲堂”,直至演变为现在的“道德讲堂”,“这为干部群众提供了聚在一起的便利机会,大家摆摆龙门阵,说事拉理,加强了沟通交流,效果真的很好。”
本报记者 苏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