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4日 星期四

    择校,何时全面降温?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4日   05 版)
    漫画 朱江

        “什么叫‘占坑班’?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是北方地区的专用词吗?”

        在今天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这样问。葛建中的问题,引来一些人的诧异:“占坑班”现象是指一些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小学生学科培训班,从中选拔优秀者升入本校初中。作为择校热的附属品,它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葛建中的问题也切中了当前择校问题的现状:目前个别城市择校呈白热化状态,一些省市则早已降温。

        “从全国来看,择校问题解决的已经比较好了,但是在个别大都市,这仍然是一个痼疾,一个顽症。”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说。

        择校正在各地降温

        “从全国来看,择校问题解决得已经比较好了”,这句话如果放在北京等大都市,必然会受到质疑,但是听听全国的情况,情况确是这样。

        “拿济南这个省会城市来说,这几年在改造城区薄弱学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也是教育界一直强调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治本之策。”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

        解决均衡化的同时,山东省实行的招生择校制度限制措施,使济南择校热很快降下温来。

        “山东省将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到2010年,山东各市的高中招生指标已经有60%分到初中。”张志勇介绍说,“在济南,如果你小升初想择校,就必须要放弃中考指标生分配的资格,所以家长会做一个判断,是在小升初中择校,还是享受初中升高中时的优质指标的分配机会。这个政策导向非常强,很多家长因此放弃了小升初择校。”

        “我们也是这样,如果怎么做家长的工作也做不通,他非要孩子进他认准的那个学校,那就让他进,但孩子入学时家长必须签订协议书,三年之后孩子自愿放弃高中分配生指标。很多家长一想,就回头了。可以说,在焦作,择校已经彻底降温。”河南省焦作市教育局副局长白战海说。

        “高中指标分配的问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提出来了,各地正在实践和推广。现在各地有一个趋势,即把优质高中名额进行分配的比例越来越大。”王定华说,“对于淡化过早考试竞争,特别是小学升初中的竞争,不断缓解择校现象,这个政策有着很强的引领作用。”

        着力治理都市择校顽症

        谈到下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王定华强调,一方面,要促进不同地区教育共同发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重视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必须完善招生政策,规范招生秩序,取消义务教育阶段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的名义招生,治理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占坑班”、从中为本校选拔生源的行为。明确学校禁止收取择校费,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与收费完全脱钩,切断学校收取择校生与获得经济利益的联系。

        显然,第二方面大部分针对的是堪称“顽症”的大都市择校热。

        “对于大都市的择校热,还需要加大工作的力度。教育改革的实验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和措施,所以我们要鼓励各地创新工作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教学模式,加大教育教学的实验。实验是一个褒义词,是要鼓励的。但是把办班与招生联系起来,举办‘占坑班’,甚至有些学校明里或暗里与‘占坑班’的举办人联系,作为选择生源的一个途径,是不允许的,是目前需要着力整顿的。”王定华说。

        至于择校高收费的问题,“这是教育部和有关部门一直反对的,当前要着力先解决择校收费的问题,淡化一些学校因为招收择校生获取经济利益的驱动性。但是,治理择校收费并不意味着也要停止捐资助学,根据《教育法》、《捐赠法》,我们一直鼓励社会团体、公民个人捐资助学,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良好风尚。但是,如果把捐资助学与择校直接挂起钩来,就是错误做法。”

        另外,对于共建生的问题,“近两年来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取消了许许多多不合理的共建,对于现存的一些共建也正在进行规范,所以我相信这个问题随着教育均衡力度的加大,会逐渐得到缓解,并最终得到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王定华说。

        呼唤教育的理性

        王定华表示,在大都市,小升初的问题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推进解决的问题,仍然是社会的热点、难点,在大都市家长经常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当地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但是由于都市所具备的特殊情况,所以解决小升初择校问题面临的挑战也比较多,“所以我们一方面期待他们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采取更多的有效措施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别,让就近入学能够成为家长愿意接受的一个自然选择。另一方面也希望群众和家长要有一些耐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教育的理性,在择校这个问题上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好的教育资源?一个有七八十个孩子的班级和有二三十个孩子、三四十个孩子的班级,哪一个对孩子的教育更好?” 张志勇说,“答案显而易见,师生交往的频度、机会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班额适当的学校,教育质量会更好。但有些家长就是迷信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对此,王定华也有同感。“人生犹如一个长跑,起步的早晚并不能影响他一生的发展,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所谓好的初中、好的小学乃至好的幼儿园,可以理解家长心理,但它并不符合科学逻辑。我可以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某种程度上是一句忽悠,不值得进行大肆宣传和推广。”

        “小学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关键的是什么,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是他的兴趣习惯,是他学习的方法。所以,解决择校问题,除了促进均衡化,提高质量,加大治理,还有一个全社会共同的沟通问题,家长和学校的沟通问题,有一个科学教育思想的传播问题,所以我想,呼唤教育的理性,包括家长的理性是非常重要的。”王定华说。

        (本报北京2月23日电 本报记者 王庆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