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3日 01版)

        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而言,最美的风景在哪里?今天,本报7版刊登了参加新春走基层座谈会8位中央媒体记者的发言,看看这些热腾腾的语言,我们会明白,在这些记者眼中,最美的风景既不在高楼大厦,也不在书斋会场,而在基层——亿万普通百姓生活的基层!

        春节期间,新闻战线按照统一部署,广泛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许多新闻工作者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以饱满的热情走边疆、进哨所,访老区、赴灾区,到厂矿、入农家,把镜头话筒对准普通群众、聚焦平凡人物,记录城乡基层的可喜变化,展示各族人民的崭新风貌,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愿望,集中推出了一批来自一线、鲜活生动的报道,引起广泛共鸣,受到普遍欢迎。

        人们说,今年的春节新闻,鲜活的东西多了,来自第一线的报道多了,反映基层老百姓的东西多了。数据分析也显示,春节期间,央视新闻频道的收视率创出了历年新高,其中“新春走基层”报道平均提升收视率达到38%。其他各类媒体走基层报道也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出现这些喜人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记者走进基层,用心灵感受百姓生活,感知群众冷暖,把镜头、笔头、话筒对准了普通群众。事实证明,最能打动广大受众的,正是这些百姓话题、基层声音。

        新春走基层,使我们的新闻工作者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

        他们发现,越是到基层,越能了解改革建设的关键是什么,越能发现人民群众的关注点是什么,越能看清国情、民情,越能找准报道的着力点。在贵阳最大的批发市场,在水磨镇农贸市场,在遵义红军街,在黔东南西江苗寨,每一个题目,每一个细节,都能反映出社会进步的宏大主题。越是到基层,越能了解广大群众的所思所想,越能感受时代的脉搏。到了汶川、玉树、舟曲,就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到了边疆民族地区,就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到了贫困家庭、困难群体中间,就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原来枯燥的题目,抽象的概念,一变而为丰富多彩,生动鲜活。越是到基层,素材越多,题目越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层就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到现场,到第一线,与坐在书斋里憋新闻完全不同,拿到第一手新鲜的素材,才能写出真正感人至深的作品。越是到基层,文章的语言就越是丰富。走百姓家,吃百家饭,说家常话,抒百姓情,文风才能清新朴实,文章才能生动活泼。越是到基层,就越能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净化自己的心灵。记者们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真心服务群众,少了娇气,多了朴实;少了傲气,多了谦诚;少了浮躁,多了踏实。

        新春走基层活动再次告诉我们,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深刻的启示在基层。

        走进基层,深入群众,应该成为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