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官”,孩子和大人看法不一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3日 06版)

        春季学期伊始,一个关于小学生的话题引起广泛关注:小学一个班级63个同学,有32个小干部。或许是“过半数”刺激到大人们的神经,一时间,许多媒体和网站炒的沸沸扬扬,用词也颇为激烈,“官瘾”、“批发官帽”,甚至有的网站文章中使用“小头头”这样的词语,令人惊诧之余想要追问:小学生干部惹谁了?本报记者就这一话题走访了京城数家学校的师生和学生家长,发现对于班干部这件事情,孩子和大人的看法真的不一样。

        北京海淀实验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毛毛是班级的小组长,要负责小组收发作业本等工作,这两天老师又安排了一个男同学和毛毛一起做小组长。毛毛对此一点也没有不开心,这个男同学收发语文作业,毛毛收发数学作业,分工合作,轻松愉快。

        据毛毛的爸爸介绍,毛毛的幼儿园是在美国上的,美国的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小班制,没有“班干部”的概念,老师有事情需要同学帮助,就直接叫一个同学,或者喜欢帮助同学的小朋友主动帮老师做。在美国的时候,毛毛就很亲近老师,喜欢帮老师的忙。

        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在孩子眼中,班长、组长、各种课代表,只是意味着需要负责完成的工作,他们喜欢被肯定和认可,就毫不讳言对班级各种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班级的“官位”,并没有大人们对这个词的敏感和各种复杂情绪。网上一个以妈妈们为主的论坛里,一位网友“晒”上小学的儿子:做数学课代表由于表现不好被老师换人了,妈妈问他为啥被老师撤职了,他说:你怎么能用“撤职”这么难听的说法呢?老师只是让表现更好的小朋友当了。

        对于是否希望孩子在学校做小干部,绝大多数家长的回答很一致:当然希望孩子能有锻炼的机会,同时,家长们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积极性和热情的保护。

        “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一位小学老师笑谈,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别的孩子能做的事情自己的孩子肯定可以做。所以有时候孩子当班干部对家长积极性的调动作用也非常大。

        “给每个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这其实是小学一种常规的做法。”北京市东城区新景小学副校长张保国说。新景小学学生小干部以轮换制为主,采取多设置服务岗位的做法,一个班级30个孩子,在每个学段(小学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内都会让每个孩子得到2——3个机会做“管理”,为大家服务。社会上有人认为,多设小干部会助长孩子们的虚荣和攀比心理。对此,一线的教师们并不担心。张保国认为,任何一种尝试都见仁见智,学校要做的事情就是,除了抓学习之外,尽量挖掘孩子们各方面的特长和优点,并慢慢培养扩大。

        本报记者 李玉兰 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