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格局,是党的建设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在这方面,不少地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都有了自己的新探索、新创造和新经验。
比如在浙江桐乡,当地针对日益深入的城乡一体化趋势,探索建立了党员“四共一定一卡通”区域共管体系,即:资源共享、教育共抓、先锋共创、党员共评,对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和共管单位党组织享有的共管权限与党员权利、义务进行明确界定,发放党员区域共管《一卡通》。这种管理模式有什么好处?从实际看,它能够有效应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党员流动性强、多样化特点明显、基层党组织重组等状况,较好解决了基层组织的“新与旧”、党员教育管理的“统与分”、党建资源保障的“多与少”和基层党务干部配备“强与弱”等矛盾,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
此类探索的现实意义,首先当然体现在基层党建工作本身。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基层党组织由于撤并重组,既有功能定位方面的差异问题,也难免会出现工作上的衔接问题,从而留下一些空白或死角。面对这种情况,像“四共一定一卡通”这样的共管体系就较有针对性,能够通过统筹城乡两方面资源,重新构织起基层组织网络,使每个党员都能得到有效的组织资源和活动空间。
除此,城乡一体化党建方面的探索,还有利于消解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城市化不仅是城乡居民生活空间的聚集,更意味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然而,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所形成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体制尚未得到有效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也存在不足,因而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我们的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组织发展是滞后的,一些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也常有所见。对此,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恰能弥补缺口,在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淡化冲突以及改善群体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党建工作填补了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组织的某些功能空白。
在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越迅速,城乡一体化党建工作的推进程度也就越高。城乡一体化新社区建到哪里,党员流动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覆盖到哪里。在这个过程中,各地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创新都是值得鼓励的;尽管有些尝试效果不好或以失败告终,但其中积累的经验无疑也是一笔可资借鉴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