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一直坚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去年被吉林大学聘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您对哲学的根本理解是什么?主要体现在您的哪些著作中?
答:首先是《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这本书原是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但它明确地表达了我对哲学的理解,因此成为我的“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这本书的出发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个著名论断:一是马克思所强调的“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一是恩格斯所指出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前者是我探讨的问题,即:为什么批判性是辩证法的本质;后者则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即:哲学以外的科学都是把思维和存在服从同一规律作为“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而哲学则是反思理论思维的这个“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从而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自己的“基本问题”。反思理论思维的前提,或者说对理论思维进行“前提批判”,这是我对哲学的根本性理解。
1998年出版的《哲学通论》,从哲学的自我理解入手,在集中地论述哲学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分别地阐述了哲学的生活基础、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派别冲突、哲学的历史演进以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思想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构成思想”的维度,一是“反思思想”的维度,而哲学的反思则是对构成思想的诸种前提的反思。具体言之,哲学的前提批判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构成思想的基本观念——世界观以及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批判;二是对思想构成自己的逻辑——外延逻辑和内涵逻辑——的前提批判;三是对思想构成自己的各种基本方式——常识、宗教、艺术、科学和哲学——的前提批判;四是对思想构成自己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前提批判。哲学的前提批判具有广阔和开放的空间。
通过系统地阐述哲学的“前提批判”,我所形成的基本观点是:哲学不是抽象的名词、枯燥的条文和现成的结论,而是人类思想的批判性的反思的维度、理想性的创造的维度;它要激发而不是抑制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批判力,它要冲击而不是强化人类思维中的惰性、保守性和凝固性,它要推进而不是遏制人们的主体意识、反思态度和创造精神;追究生活信念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询问评价真善美的标准,这就是哲学的前提批判。哲学的“前提批判”的真实意义在于,启迪、激发和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永远敞开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空间,促进社会的观念更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改进和艺术创新,从而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问:哲学究竟以何种方式存在?这是许多哲学家始终追问的一个问题。您的哲学研究内容曾被概括为“超越两极,批判前提,寻求崇高,表征意义”。请您从哲学观上,着重谈一下“表征意义”。
答: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卡尔纳普以区分语言的“表述”和“表达”两种职能为前提而展开其哲学批判:如果哲学像科学那样“表述”世界,那么哲学就是“给予知识的幻相而实际上不给予任何知识”;如果哲学像艺术那样“表达”人的情感和意愿,那么哲学充其量只不过是一首“蹩脚的诗”。我把这个哲学自我批判称作“卡尔纳普问题”,它双重化地封闭了“哲学科学化”和“哲学艺术化”的路径选择,即:如果哲学坚持充任语言的“表述”职能而把自己视为具有最大普遍性和最大普适性的“科学”,就只能是“理性的狂妄”和“语言的误用”;如果哲学放弃 “科学化”的选择而企图“艺术化”,则是丢弃自己的存在论根基和对真理的追求。回应“卡尔纳普问题”,我所形成的基本思路是: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它是通过揭示存在的意义而对人类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它既不是以语言的“表述”职能而“陈述经验事实”,也不是以语言的“表达”职能而“传递情感意愿”,而是以“表征”的方式体现“时代精神”及其所蕴含的“存在的意义”。更明确地说,哲学虽然总是在“表述”或“表达”什么,但这种“表述”或“表达”却并不是对经验事实的陈述或对情感意愿的传递,而是“表征”着自己时代的“时代精神”和人的“存在的意义”。正因如此,真正的哲学才是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问:您曾说,搞哲学需要“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体会深切的情感,执着专注的意志和洒脱通达的境界”。您的学术成就来之不易,想请您总结一下自己的研究体会。
答:前不久在《做学问》那篇文章中,我从分析“名称与概念”、“观察与理论”、“苦读与笨想”、“有理与讲理”、“学问与境界”这五对范畴出发,比较系统地讲述了自己的研究体会。在我看来,把熟知的名称升华为真知的概念,这就是把非专业的爱好上升为专业化的研究。专业化研究需要两个积累,一是文献积累,一是思想积累,这就既需要“苦读”,又需要“笨想”。自认为“想”明白的道理,还需要把它“写”出来,作到“基本理念概念化”。
“写”出来的东西究竟有多少价值,这与为人为学的境界密不可分。我感到,为人为学都需要大气、正气和勇气。所谓“大气”,就是“立乎其大者”,有高尚的品格和品位,有高远的志向和追求,有高明的思想和见地;所谓“正气”,就是“真诚地求索”,有“抑制不住的渴望”,有“直面事情本身”的态度;所谓“勇气”,就是“异常地思考”,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理想。这种“大气”、“正气”和“勇气”,就是为人、为学的“境界”。
我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最为看重的有三个东西:一是思想,二是逻辑,三是语言。所谓“思想”,就是要有独立的创见,这就需要“在思想上跟自己过不去”;所谓“逻辑”,就是要有严谨的论证,这就需要“在讲理上跟自己过不去”;所谓“语言”,就是要有优美的表达,这就需要“在叙述上跟自己过不去”。
我想,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构成特殊的生活意义。科学家为人们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家为人们激发生命的活力,政治家为人们开辟生活的方式,思想家应当为人们提供真实的思想。学者是人格化的学术。真诚地研究,真切地求索,真实地思想,应当是每一个以“思想”为生的“思想者”的存在方式。
问:如何培养研究生是高等教育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最后请您谈谈培养研究生的体会。
答:培养研究生应当重在引导学生形成“做学问”的自觉意识。总结自己的培养经验,我的总体思路是:硕士生应注重“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困难,坚持独立思考,作出理论论证”;博士生应注重“抓住基础理论,稳定研究方向,创新理论思路,进行课题研究”。对于每位研究生的选题,我都力求该生在“理论兴趣”、“研究基础”和“现实需要”的聚焦点上形成自己的选题。对于每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都要追问其“靶子”、“灵魂”和“血肉”,即针对什么、要说什么、说出什么这样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明确问题、形成创见、作出论证。在研究生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则与该生锤炼其题目、追问其观点、探讨其论证、推敲其文字,力求学位论文真正是“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