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22日 星期二

    服务基层 情暖新春

    ——各地各部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三下乡”活动综述

    《 光明日报 》( 2011年02月22日   01 版)

        春节前夕,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黑山寨学校的一群山里孩子第一次亲眼见到了种类繁多的机器人,并且兴奋地亲自动手操作机器人进行生动有趣的表演。在昌平区委送来的这堂趣味课程中,孩子们直观地看到了什么是传感器,机器人到底是靠什么行动、靠什么思考问题。

        “流动医院”便民惠民,节日演出走进村镇,“科技大集”来到田间……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组织了形式丰富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基层群众送来实实在在的服务,在党和农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温暖心田的桥梁。

        贴心服务送乡间

        临近元旦的福建省平潭县一中操场上,来自各个部门的专家露天“摆摊设点”,吸引了社区街道、农村地头的5000多名群众前来咨询或接受服务。

        这是在福建举行的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中的热烈场面。启动仪式的举行,也标志着2011年全国“三下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三下乡”活动自开展以来,历经15个年头,始终坚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农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密切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全国关注、群众欢迎的惠民活动。 

        在今年元旦之前,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4部委下发通知,要求2011年继续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通知着重提出要认真组织元旦春节期间的集中示范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丰富节日期间农村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一个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

        结合“十二五”开局之年,通知还要求“三下乡”活动,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顺应农民生产生活新要求,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更好地促进当前农村改革发展。

        开展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组织科技大篷车、医疗义诊、书写春联、发放药品,提供法律、农业、计生咨询……各地各部门在元旦春节期间紧紧围绕要求,精心组织活动,源源不断地把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法律法规和法律服务、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卫生知识和医疗服务送下乡,受到群众欢迎,取得良好效果。

        节日礼物暖人心

        声乐、舞蹈、戏曲、相声……2011年元旦即将到来之际,文化部组织艺术家来到革命圣地井冈山,为基层群众送上精彩的文艺演出。看过演出,井冈山市龙市镇相公庙村村民张明建激动地说:“想不到以前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艺术家今天能来到井冈山为我们村民演出,真是太高兴了!”

        元旦春节期间,国家艺术院团分赴受灾地区、革命老区以及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为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慰问演出80余场,各地文艺团体在村镇的演出慰问活动也收获了群众热烈的掌声。

        伴随演出活动一起的,还有各地各部门组织的写春联、送年画活动,营造出乡村一派浓浓的年味。多年来,在不少地区,“三下乡”已经成为春节前夕基层农村最重要的文娱活动。

        除了文化产品,“三下乡”还带来惠民举措。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李俊镇,农民杨俊生不仅在“三下乡”活动中学到了科学种田技能,还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这对他外出打工很有用,“了解《劳动法》相关法规后,我知道老板一个月之内必须跟我签劳动合同。懂法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看病难”一直困扰交通不便的山区村民。北京市房山区让装着药品和检测设备的医疗巡诊车开进山区,这家“车轮上的流动医院”让深山农民有了“家庭医生”。在这座由3辆车组成的“医院”里,患者的诊断、检查、取药和医疗费报销可以一次性完成,功能不亚于一个二级医院。

        在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农民王增在“三下乡”活动中给自家玉米时有发生的病害找到了“药方”。而在同一场活动里,现场15位专家和他们带来的3000多份资料,让更多农民心中关于种子、果树、蔬菜、棉花、小麦、化肥、防治病虫害等多方面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医、送药、送科技……“双节”期间,“三下乡”活动在各地像往年一样如约而至,带给群众越来越多、越来越实的节日礼物,让群众收获节日的温暖。

        注重长效新开端

        让“三下乡”常态化、机制化,使文化科技卫生常下乡、常在乡,这是“三下乡”活动的更高追求。

        新年伊始,很多地方都在“三下乡”启动的同时,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将这项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注重健全城市支援农村的机制,发展农村志愿服务体系,加大农村乡土人才培养力度。

        上海提出,今年将在先后开展“文化育农”“科技富农”“卫生健农”等专题集中示范活动的基础上,精心打造并深入推进66个“三下乡”“常下乡”重要活动项目。

        15年培训农村文化骨干66.22万名、农民780.5万人、医务人员125.29万人……河北省一直努力变“三下乡”为“常下乡”,为农村建立一支不走的“三下乡”队伍。

        据统计,目前,全省491个“宣传文化示范村”都建立了锣鼓队和文艺宣传队,配备了专、兼职农村广播员和图书管理员;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采取定向培养、在职进修、义务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文化、科技、卫生骨干,通过他们,真正让文化、科技、卫生“常在乡”。

        传播先进文化、推广适用科技、倡导文明生活。“三下乡”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密切城乡关系、保持党同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已经成为广大农村群众节日期间一道特殊的“大餐”。随着“十二五”大幕拉开,新一年的“三下乡”活动必将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 新华社记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