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建筑大学的新校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绿”。绿,不仅是指校园大面积的绿化覆盖,也是指对老建筑和传统建筑技术的保护,更体现在学校对节能理念的倡导和节能技术的应用。绿色校园,实至名归。
2002年,学校在济南东部开建新校区,建设绿色节约型校园的构想也从那时起步。一晃八年过去了,昔年荒芜的野地,如今俨然已是满目葱茏的园区。学校也早已跻身全国第一批节约型校园的示范试点高校之列,被评为“全国高校节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其完整的节能体系和技术,在全国名列前茅。
一滴也不排放——水资源的梯级利用
一座名叫雪山的山头,安然坐落在山东建筑大学校园南侧,植被茂密生机勃勃。长势喜人是因为水量充足,学校把中水引到了雪山上,浇灌着满山的花草树木。
不仅是雪山,学校2500亩的园区内,90%的绿化喷灌和全部道路清洗都使用中水,在40万平方米的建筑内,冲厕用水和保洁用水使用中水,人工湖用中水补充……每天的中水利用量达到2300-2500立方,而中水站的设计日处理能力达到2800立方,也就是说,学校不需要排放哪怕一滴污水,而且处理能力绰绰有余。
完全实现污水零排放的高校,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中水的高效利用是学校水资源阶梯利用的结果。学校用水主要分为直接饮用水、生活用水、校园杂用水、景观及绿化用水等。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推行分质供水,利用给排水系统的优化设计,达到水资源的梯级利用。
市政自来水的价格为3.18元每立方,而中水处理费用约为1.1元每立方左右,如果全部使用自来水,每天就要多支出5000余元。
这笔账不难算,但是校长王崇杰似乎不喜欢这样算。他说:“高校要站得高看得远,引领先进的潮流。我们不仅要省钱,更要培养广大师生的节约意识,最后达到无为而治的目标。”他表示,更重要的是“环境育人”。人文环境可以育人,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育人,节能型校园环境也可以育人。在节能体系中学习和生活的年轻人,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节能教育,这是春风化雨般的育人方式。
清洁免费的能源之母——太阳能技术应用
节能是为了避免浪费,不是牺牲舒适度。居住舒适而又节能环保的建筑才应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建大校园里,就有这样一座生态建筑。
生态学生公寓梅园一号,当属太阳能技术应用的典范。它应用了学校建筑技术学科在太阳能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虽然只有72个房间2300平方米,相比常规建筑,生态公寓却能节约75%的能耗,每年至少减排175吨二氧化碳。不但如此,生态公寓的舒适性也毫不逊色。它采用的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热水和公共照明的供应,都是由太阳能综合利用体系来提供的。冬暖夏凉,四季通风,每人每天供应30升热水,楼道里和公寓外的照明灯,这些都来自那一轮永不收费、用之不竭的太阳。
除此之外,学校为学生浴室安装了30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器,夏天完全满足全校学生的热水洗浴需求,冬天达不到设定温度时,就采用高能效锅炉辅助加热。学校另计划为供暖系统安装800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器,目前已有300平方米投入使用,用来提高学校供暖用水的基础水温,这一措施节省了大量煤炭资源。
校园里多数路灯都使用太阳能,采用低压直流供电,更具安全性,寿命也更长。
学校一直致力于太阳能技术应用的研究,目前正在筹建太阳能学院,迎来新的跨越式发展。
给我一双慧眼——能耗监测平台
校园的各个耗能节点能否实现全时监控与远程控制?能耗监测平台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平台把供水、中水、供电、供暖、太阳能应用等都纳入了监测范围,实现了对每一个节点的实时监测与控制。
2007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12所节约型校园示范试点高校之一,是山东省唯一入选高校,并获得教育部专项资金,打造能耗监测平台。能耗监测平台就是一个数字化的校园,点击某个房间号,屏幕上立刻显示出该房间的实时电表流量、历史数据、分析图表等,并且能够分辨该流量是插座电、空调电或是动力电,真正实现了实时监测、综合分析。这个平台不仅是一双“眼睛”,更是一双“手”和一个“大脑”,是整个节能体系的总控室。不但能监测和分析,还能实时控制和报警,这也是学校能耗监测平台的特色和优点。
人走灯灭是节省能源的好习惯,教室灯光能否根据学生人数实现自动开关和调节呢?学校发挥智能建筑学科优势,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在教室中成功应用。
实现这一智能调节的核心组件是人体感应探头,它能探知来到教室的学生人数和分布情况,人来灯亮,人走灯灭,人多的时候多亮几管灯,人少的时候少亮几管,光线充足就自动熄灯。目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已经覆盖了学校的图书馆和主要教学楼,并在部分办公室安装了空调和水管的智能控制系统,当年回收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一创新发明目前已在全国80余所高校推广。
校长王崇杰教授表示,校园节能不仅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境界,更体现了一所大学的责任。我们要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开发节能技术,提倡节能理念,通过多种措施保障节能效果,担负起绿色低碳生活倡导者和先行者的职责。(本报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李 静 王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