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8日 星期五

    李汉秋:人伦情义是年味儿的源头

    作者: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8日 04版)

        “要想让过年有年味儿、有吸引力,恢复和保护传统习俗当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为过年注入一种精神力量,那就是人伦情义。”我国著名人文学家李汉秋这样认为。

        “你看春运路上的人山人海。”他说,“不远千里,不辞劳苦,再苦再累也要赶回家,与亲人一起过年,这中间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人伦情义。”

        年味儿承载着民族自信

        “年味儿淡了。”近年来,每逢过年,总有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尤其今年,更有无数网友表示,希望政府能恢复和组织传统习俗,把传统的年味儿找回来。

        李汉秋认为,大家对年味儿的呼唤,这与我们国家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密切相关。因为,传统节日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内涵的核心价值观,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人们对年味儿的呼唤,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自信。

        如今,大家普遍感到年味儿淡了,说明目前我们传统节日的文化载体和庆祝方式不能满足大家的愿望,没有体现出中华传统节日应有的魅力与感染力。

        “我以前的一个学生,现在是公司白领,今年过年,就是因为觉得没意思,一个人跑到夏威夷玩儿去了。”李汉秋说,“对于现在这一代年轻人,没有创新的年文化已经吸引不住他们了。”

        李汉秋指出,继承创新传统的年文化,要组织、倡导更多的年文化方式。这就需要政府的文化宣传部门多努力,根据群众的意愿和需求,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年文化活动。  

        感情是一切年俗的生命

        很多北京人,每年都要举家去白云观赶庙会。一家人在窝风桥下打“金钱眼”,赢得好运气,石头壁上摸“石猴儿”,沾上好福气……那真是,过大年,阖家欢。

        李汉秋说,为什么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贯穿过年始终的是浓浓的人伦情义。

        感情,才是一切年俗习惯的生命源头。不投入感情,团圆饭只是吃吃喝喝,压岁钱只知道钱数多少,拜年只是乏味的客套,赶庙会只是去凑热闹,再花样繁多的年俗,年复一年,也只是古旧枯燥的形式。唯有注入人伦情义,一切年俗才能历久弥新,也才有了生命和活力。也正因如此,年俗文化才能成为凝聚我们民族向心力的纽带。

        人伦情义带来的凝聚力,是“年味儿”的重要内涵。过年,也最容易唤起全世界华人对亲人、对家庭、对朋友、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它是社会和谐的促进器,是民族情感的黏合剂。

        从这个意义上,过好一个有年味儿的年,显然有利于培育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加深全世界中华儿女的亲情,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春节”应正名为“农历年”或“中华年”

        李汉秋还提议,官方称谓中的“春节”,应正名为“农历年”或“中华年”。他介绍,中国人过年,由古代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它产生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与中华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后,中国引进西洋历法,以阳历为标准纪年,并将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元旦。后来,袁世凯“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由此,延续几千年的农历新年被硬生生改为“春节”。

        但是,民间社会依然延续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不肯舍弃“年”的称呼,在老百姓心中口中,拜年、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初一……指的总是农历年。

        “现在是官方叫‘春节’,民间叫‘年’,两套语言系统的分裂不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李汉秋指出,年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民俗年和精神家园,在传统节日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我们应尽快恢复春节“年”的叫法。 (本报记者 罗 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