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8日 星期五

    我的“光明”缘

    作者:叶廷芳 《光明日报》( 2011年02月18日 14版)

        最近《光明日报》一个新栏目的编辑周华告诉我:我在该报累计已发表文章48篇,缘分够深的了!如今该报已年逾花甲,我当写点什么,以示纪念啰?

        是的,我作为《光明日报》的一个读者,我的阅读史几乎与她的年龄相仿;作为她的一个作者,也几近“而立”了。人与人接触多了,难免产生感情;与报纸的关系亦然。

        最早从开始阅读《光明日报》起,也就是从中学起我就听说她是一张面向知识分子的报纸,因而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由于爱好文学,自然对她的副刊上发的东西最感兴趣,诗歌、散文等。同时我也爱读她经常发的文艺评论,尤其是《文学遗产》栏目的篇章,它们成了我阅读文艺作品,特别是古典文学的向导。《光明日报》学术争鸣是开展得比较好的,这也吸引了我的兴趣。

        经常看这张报纸,免不了也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这上面发表东西。但那时全国性报纸很少,年轻人想发表文章谈何容易!这个梦一直做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变成现实。那是1982年,北京人艺上演《贵妇还乡》(即《老妇还乡》),要求我为该剧的演出写一篇剧评,这才开始了我与《光明日报》“零距离”的关系,而所撰《迪伦马特和他的悲喜剧》成了我奉献给该报的第一份“见面礼”。

        过了三四年,《光明日报》才有第一位记者来主动向我约稿,这便是单三娅。她说是作家宗璞“力荐”她来找我的,所以她对我的信任度不小:当即表示要为我开辟专栏。于是我便以我老家门前那座天天相见的“笔架山”作为这个栏目的名称,先后写了一批庶几堪称“学者随笔”的短文,把我心中憋了许久,想借以推动观念更新的文艺和文化观点宣泄了出来,其中的《废墟也是一种美》还发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因而成了后来在“圆明园要不要修复”的争论中人们把我称作“废墟派代表”的渊籔。报纸还经常辟一专版,邀请几位嘉宾围绕某个文化热点问题发表意见,我也充当过几次这样的“嘉宾”。

        与《光明日报》的关系有点热度已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了,那时还有过一段插曲。大概是1988年上半年,《光明日报》举办了一次为日本一位著名女歌星征集优秀歌词评奖活动。七位评选委员会委员中有乐坛大家乔羽、谷建芬、王立平和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谢冕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自然高兴。其他三位则是我久仰的艺术家。作为委员之一,有机会与他们相识相处更是殊感荣幸。尽管我内心里觉得这回《光明日报》把我真的“错爱”了,但通过这一活动还是把我与《光明日报》的关系进一步推近了。这时候,我与该报文艺部主任乔福山、副主任冯立三、秦晋等都已相当熟识。

        此后《光明日报》又一位与我往来较多的编辑兼记者是韩小蕙。由于她主编的“文荟”栏目视野开阔,针砭时弊,观点鲜明,屡屡令我激赏,因此很愿意在这个版面发表文章。除散文、随笔外,她还发过我的一篇报告文学《再慰白居易》,占了一个整版。尤其在围绕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的争论中,她勇敢地发了我那篇标明“争鸣”的醒目文章:《只有世界的,才是中国的》,与当时流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观点和业主委员会的意图唱了反调,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吴冠中先生看了马上表示“完全赞同”。在大剧院的设计方案最后落槌时,有好几家媒体引用的主要是此文中的观点——反差的审美效应。从此我感到小蕙在文化思想上是我的同调者,在许多学术、文化活动中我们都互相唱和。小蕙是个性情中人,也是个重友情的人。前年她听说我得了一项国际荣誉,简直比我自己还高兴,除写了报道外,还约了十几位文友设宴为我举杯!这使我十分感动。正是因为她在与作者的联系中注入了友情,使她能够凝聚起一个庞大的作者群,从而使“文荟”版成为《光明日报》一个不败的品牌。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了建筑和艺术的观念更新以外,我也关注古城、古村落、古遗址的保护,与社会上的同道者一起,尽力阻止它们正在遭到的史无前例的破坏。这方面《光明日报》与我配合也很默契。在这方面,文艺部副主任宫苏艺也是我的重要沟通者之一。尤其是2006年,由北京市玉河改造工程引起的文物界对古都命运的关切,导致我联名13位全国政协委员写了提案,并在《人民日报》撰文,呼吁古城改造“不要大拆大建,伤筋动骨”,而“让古城渐进式、织补式地自然生长”。《光明日报》立即发出呼应,让宫苏艺来采访我,并让《文摘报》对该报发表的访谈稿作了详细的摘要。第二年,即2007年冬,沉寂了几年的圆明园遗址又说要修复了,我又被推上论战的论坛,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我的《不要触动那片沧桑的废墟》一文之后,《光明日报》立即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同时发表了我和汪之力先生的不同观点。之后他又通过两篇短文,对我们俩进行“促和”工作,这导致了后来我和这位93岁的老先生进行面对面的促膝交谈,并在他家里吃了饭。此外宫苏艺还在本报“大家”栏里对我作了介绍。“光明讲坛”先后两次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分别发表了我的两篇演讲稿,其中第一篇社会反响强烈,被广为转载,而这一篇最初也是由宫苏艺推荐给“光明讲坛”的。

        我先后好几次应邀参加过报社举办的活动:座谈会、文化论坛、中秋赏月等。自然,《光明日报》成了我的精神家园之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